中法学校的初小班
早年“中法学堂”分设初小、高小、初中、高中、四级。高小、初小每日读中文三小时、法文三小时。初中起,开设的课程全部法文讲课。高中学科与法国国内中学同步。1939年我进中法学校,学制改编,开办一个初级班(cours elementaire),是小学。一年后上中级班(coures moyen),包括高小和初中。最后,高级班(cours superieur),高中2年。
初级班语文教学以法文为主。全部由中国老师授课。第1册法语课本,先学24个字母,学老师发音,拉大嗓门“喊字”,很热闹。接着学元音(voyelles)和辅音(consonnes),始知拼音法,能读几个字。同样,必须高声朗读,例如b-a-ba,可以认识简单的名词和语句。孩子学习母语是自然的过程。外来语就不一样,这是另外一种人讲的语言,与日常生活脱节,需要老师把它装进我们的脑袋里去。
书本上,字与物件画图并列,发音与图像相结合。接着学语法。明明写着“la pipe du papa”(烟斗的爸爸),为什么要说“爸爸的烟斗”。反之“papa a la pipe”(爸爸有烟斗),我明白,毫无疑问。我并不以为自已智力有问题。无论如何,应付法语考试,不难。
初级班只有一门中文课,唯一课本是《古文观止》。真较劲了。《古文观止》很多精品佳作都出自历代名家之手。我才7岁,学习汉语古文比学习法文难得多了。
小学一年结束。在大礼堂召开全校大会暨应届高中学生毕业典礼,每年法国领事亲自出席,由领事馆官员陪同。走廊上,站立着学生童子军军乐队。贵宾光临或退席,必奏乐以壮声势。大礼堂前排,毕业生毕业典礼,校长发证书,表扬优秀者。我们初小学生,坐在观众席最后排。
冷不防,听到台上中文老师点我的名,“上台领奖”,声音洪亮。我的大名在大礼堂上空响起。我坐在最后排,年纪小,矮个儿。我在掌声中行进。众人瞩目,消除了我对法语和以法语为主的双语学校的畏惧感。正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一刻。
发给我的奖品是一本很大的法文彩色画册《Baron Crac》。从画图来看,是讲一名法国龙骑兵,连人带马跨上一颗大炮弹给轰了出去,落在俄罗斯的一大片冰雪地上。骑兵疲倦了,想就地休息。看到附近有一个大字架,把马拴上,自已在稍远处,找个地方躺下。翌日一早醒来,原来冰天雪地溶化了。一座大教堂显露了出来。他的马竟然高高地拴在顶端的十字架上。画册中的法文读不懂。画面上的人物迫真,生动,色彩鲜明。不是漫画,比漫画故事更出奇。可惜,多次搬迁、我把这本大画册丢了。
还有一个写毛笔字用的砚台,奖品附有一张字条:“中文第一名”。天机毕露,秘密终于揭开。这出喜剧的导演是我妈妈。她是我初小年级的真正的中文教师。妈妈导演,帮我打响了开门第一炮。我亲爱的妈妈,我真想回归你的怀抱—我永恒的摇篮。
(待续)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x8lY1SrR6oVwmxOcm9ZcWw [陈德昌教授]:中小学时代(5/21):初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