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10点,生物组全体教师在9楼生物实验室进行教研活动,对刚结束的期中考试进行质量分析。
常婧:高一生物全体平均分为65.56,高一6班平均分75.92,其余各班大多集中在62到66分之间,区分度不大,排名也较为接近。6班作为理科班,学生在生物学科上表现优异,远高于其他文理混合或普通班级,体现出了学科基础、兴趣与投入上的明显优势。其余各班整体上在生物学科的水平相差不多,缺乏高分“尖子”,同时可能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学困”群体拉低平均分,导致整体表现“平稳”但“亮点”不够突出。试题偏重理科思维(比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研究方法等),需要较强的综合理解能力,仅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遇到综合性、思辨性较高的题目就会失分较多。
杨雪峰:高二生物全体平均分为62.3分,高二1班、2班和7班平均分在66到71分之间,属于第一梯队,8班61.43分第二梯队,3、4、5、6班均分位于56到58分之间,差异不大,属于第三梯队。第一梯队的班级,优秀率高,各分数段人数呈正态分布,而且正态峰值出现得早,在71—83分段,跨度保持得也长,峰值横跨三个分数段,但是1班和2班第一段峰值人数略少一点,后续可以努力将第二和第三段峰值的人数往前推进。3、4、5、6班的正态峰值出现的晚一分数段,48分以下的同学人数也偏高,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后阶段教学上课堂复习要对学困学生要有关心,有落实,有跟进,争取合格考全部过关。高二试卷考察的范围是必修1和必修2,有五道综合题,整套试卷都是情境引领,注重考察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分析图的能力欠缺,导致以“白血病”和“泛素”为情境的这两题的机理图不能整体理解,使得其得分率偏低,后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多讲多描述。
李丹:高三生物本次试卷涉及高中生物学必修和选修的重点核心板块,相应知识点的考察有基础知识的应用,也有结合情境的实际分析,同时涉及编号选填和题干信息的提取和解读。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成绩情况与学生此前的基础和日常学习作业状态基本匹配,各班均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拔尖学生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但仍有部分学生精力有限、学习状态欠佳,主动性不足,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情境的理解分析能力存在提升空间。
最后教研组长杨老师总结:本次质量分析体现三个重要转向——从数据统计转向归因研究,从问题发现转向解决路径探索,从经验判断转向实证研究。针对各年级共性需求,各备课组要将"问题解决式教研"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教学-诊断-改进"的螺旋式提升,打造生物学深度学习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