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组】“双新”课堂改革教学(五)
发布日期:2021-12-02   来源:上海市光明中学   作者:王四维

121日下午1点,地理学科组所有教师在一楼会议室进行教研活动,此次教研的主讲人是王四维老师,主题是围绕双新的要求解读新教材主题4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一、教材分析:

主题4为新教材沪教版第2单元大气环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第1单元行星地球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存在适宜大气层的原因及地球大气层的发展的基本历程,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活跃的地理要素,与前一单元相比,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教材首先介绍了大气的组成情况:一是大气的组成成分以及不同成分的占比情况和分布特征,二是各组成成分与人类(生命体)的相互关系。其次,根据温度等大气物理状况随高度变化的特征,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并逐一介绍了各层大气的气温垂直变化、气流运动状况等,着重分析了这三层大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为了更好的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要求,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运用了更多的图表资料,如“干洁空气组成饼状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逆温层示意图”等,还设计了一处“探究”(航天服的秘密)和两处“活动”(认识雾霾和逆温层),重在分析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并探究大气组成要素的变化和垂直分层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通过阅读图表等资料,能归纳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

2.区域认知:能根据对流层大气运动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对流层厚度的变化。

3.人地协调观:能说出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雾霾、全球变暖、臭氧空洞),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4.地理实践力:通过实验模拟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大气运动特点。

实验设计:

对比

实验1

实验2

实验步骤

将热水和冷水分别放满两只烧瓶,用红色染色热水。用隔板盖于冷水杯上,将冷水烧瓶倒扣于热水烧瓶之上,抽出隔板,观察水的流动方向。

将热水和冷水分别放满两只烧瓶,用蓝色颜染色冷水。用隔板盖于热水杯上,将热水烧瓶倒扣于冷水烧瓶之上,抽出隔板,观察水的流动方向。

问题设置

烧瓶里水的流动方向?

烧瓶里水的流动方向?

实验结果

结论

红色的热水迅速向上扩散

下热上冷的结构,利于物质(空气)的对流运动

蓝色的冷水未迅速向上扩散。

下冷上热的结构,不利于物质(空气)的对流运动。

、新教材内容的调整:

1.新增:现代大气成分是地球漫长演化的结果,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大气成分会不会发生变化,哪些人类活动会影响大气成分的变化?)

2.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运用了更多的图表资料,如干洁空气组成饼状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逆温层示意图等,还设计了一处探究(航天服的秘密)和两处活动(认识雾霾和逆温层)。

3.新增概念:

”-太阳光照射在水汽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彩色圆弧

夜光云”-在中间层形成的一种云

雾霾”-雾和霾的混合物

逆温”-地面上空的大气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

4.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统称为高层大气。

四、组内教师交流探讨

【许老师】:

王老师精心准备了主题发言的内容,内容十分丰富。针对新教材新增了人类活动对于大气成分的影响,建议利用多样的大气现象,激发学生思考这些大气现象的发生和大气的哪些成分改变有关系。

【顾老师】:

大气圈是和我们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一个圈层,所以学生日常生活中都能有一定的感知和体会,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作为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新教材中也出现了许多图表、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有效利用,利用这些案例分析突出教学重点的同时解决难点问题,有效利用好这些素材。

【成老师】:

王老师关注到了课本上的问题导引,在活动设计中,运用到的实验活动十分新颖。在单元教学中,关于大气分层中电离层的作用,推荐结合太阳活动的影响展开教学,起到复习效果的同时,加深单元设计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吴老师】:

主题四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大气层特点,人类活动与大气层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上需要关注问题链的设计,用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再用子问题搭设脚手架,帮助学生解决核心问题。比如本节课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飞机飞行的过程,设计一个贯穿课堂始终的问题。其次,还需要关注作业设计:对教材里丰富的专栏内容,课上无暇兼顾,可以作为情境素材进行课后作业原创习题的设计,增加作业设计的多样性。还可以将观云识天气等作为学有余力学生的课后分层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最后,吴老师对于学校层面和区级层面近期教研活动内容进行了解读,提示大家重点关注课堂教学设计中“问题链”的设计,既要有问题,又要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增强课堂环境的粘连性,推动力。其次,还有结合“双新”的考试新动态,关注情境作业习题的编制。以本次教研为契机,组内教师结合王老师的讲解,讨论后决定在高一年级尝试设计富有特色的单元作业。

教研活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大家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受益良多。也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