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联合教研】展示课的幕后故事
发布日期:2021-04-01   来源:上海市光明中学   作者:常婧

经过前期大量查阅书籍和文献,我和石敏老师最终确定以《初探干湿垃圾的分类与处理》为主题开课,一方面,干湿垃圾性质的不同及其处理方式上的差异能够很好地体现化学和生物各自的学科特色,另一方面,该主题契合了当下的新时尚风潮。结合学校开展学科融合创新的需要,以生化学科相融合,在环境卫生主题上作尝试,引领学生走进跨学科课堂,体验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过程,树立环保理念,践行垃圾分类。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前期各方部门的大力宣传指导下,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掌握一定的垃圾分类知识,知道不同垃圾投放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区分干湿垃圾,但是对于垃圾分类后的处理,学生很少了解其过程,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初步了解干湿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打下基础,同时感悟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在得知我和石老师的开课任务后,化学教研组和生物教研组便形成了一股力量,在准备过程中,刘江锋和杨雪峰两位教研组长始终在幕后支持和鼓励我们,与我们一起出谋划策。

这节课的立意非常明确,但是在具体的备课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老师自己对上海目前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情况一无所知,如果脱离实际,只是围绕教材知识空讲,一定会显得干巴巴而缺乏生动感。在备课初期,石老师从专业的网站上查找到几篇颇有价值的论文,详细阐述了干湿垃圾的处理现状和前景,还有不少宝贵的数据可供我们参考利用。但随着备课的深入,我们发现自己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仍缺乏感性认识,我们渴望获取更多的图像资料和数据,最好能去垃圾处理厂亲眼目睹垃圾的处理过程,能向专家面对面请教我们心中的困惑。

我们向组长说明了备课中的困境,终于在大家的帮助下得以解决。杨老师几经周折,联系到了与环保工作相关的民盟盟友,刘老师也积极为我们打电话咨询,我们联系到的朋友有环境工程研究员、垃圾分类科普员、环境卫生院工程师、甚至垃圾处理终端设备商经理,他们的热情回应让我们感动不已。

作为普陀区的垃圾分类科普员,李虹老师在得知需要我们的帮助后,不远千里赶到黄浦区,主动送资料上门,为我们带来了科普手册和官方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宣传视频,有精简版和完整版两个版本,供我们按需剪辑。她还热情介绍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对应的“正确解答”,希望对我们有用,并留下微信联系方式,欢迎我们随时“提问”。两个小时的交流很快就过去了,李老师还要回单位继续工作,目送她拎着沉甸甸的电脑包走出校园,我们很不好意思,给别人添了那么大的麻烦,却只能说声谢谢。

时隔两天,在研究员魏华的牵头下,我们有幸前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走访学习,并聆听了工程师杨帆的专业讲解。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9年,是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该院已经发展成为集环境科学、环境规划、环境生态、环境评价、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设计、工程实施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机构。在东道主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园区内的干垃圾焚烧炉模型和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及各种精密实验室如ICP室、量热室、原吸室、气相室、色谱室等等,令我们大开眼界。作为中国固废专家,满墙的荣誉名至实归,杨工程师在与我们的交谈中,无不感慨地说起他们的领导和同事对于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坚守,比如,为了得到第一手的数据,已经身为工程师的他们也会没日没夜地在垃圾堆里工作,还自嘲“我们就是捡垃圾的”,可是没有他们的“捡垃圾”,哪里会有珍贵的数据来源呢,那些获奖的垃圾处理工程项目的设计又从何谈起呢!深深的敬意从我们心底油然而生。

通过这次备课过程中的“请进来”和“走出去”,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些环保工作者对工作的敬业和待人的热情,也更多地有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觉得自己上的这节课意义非凡,有必要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上海能在垃圾分类和处理上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属不易,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知怎的,当我们再次去看那些熟悉的不同颜色和标志的垃圾桶时,竟然觉得格外亲切。

得到专业人士的出手相助,我和石敏老师的这节课不仅有了基本框架,也补充了细枝末节,变得丰满起来。不过,化学和生物都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课堂若能增加实验环节,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得出结论,则会更加精彩。为此,杨老师把她两年来摸索的关于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的改进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亲自演示实验操作中的细节要领,还向兄弟学校借来了光学溶解氧传感器,以保证实验效果更佳。我反复多次做了预实验,期间都是实验员老师邹艳不厌其烦地为我准备材料,这个实验中用到的三口烧瓶是向玻璃厂定制的,一直到正式开课前一天晚上才送来,邹老师就留到七点钟把器材都准备妥当后才下班离校。

其实,对于跨学科的融合课程应该怎么上,我和石敏老师都没有经验,渴望有专家的指导,因此也非常感谢居晓波博士从百忙中抽空来学校,从一个创新实践教育者的专业角度,为我们这节课的融合提出了中肯意见,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尽管我们只是利用午间匆匆地作了短暂的交流,因为大家都很忙碌,钟校长和王一奇老师没有吃午饭就一直坐在旁边参与我们的对话,但是专家的指点一针见血,三言两语就能指出要点,令我们受益匪浅,对这节课乃至这类跨学科课程的把握都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这次的展示课与以往上公开课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需要借助classin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两个不同空间教学的关联。我和石敏老师从接受任务到正式上课,在备课之余,利用休息时间不断熟悉其界面和软件操作,在短时间里学会了各种基本应用。如果在学校没空坐下来一起磨课,我们就会在下班后通过网络互相沟通,甚至在各自家中,通过自己的电脑、平板来互动,模拟课堂。正是一遍又一遍的演练,才能保证正式上课的时候游刃有余,出色发挥。现在回想,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谢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也谢谢我们自己。

常婧

2021.3.29

 

刘江锋、常婧聆听李虹老师的科普宣讲工作

 

杨雪峰、石敏、常婧一行与杨帆和魏华在环境院正门的合影

 

我们在中国固废专家荣誉墙前的留念

 

石敏和孙思莹在化学实验室做预实验

 

常婧和石敏摄于正式开课前

 

杨雪峰和邹艳为实验材料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