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上海220万中小学生在年味十足的校园中迎来新学期。
新学期,重返校园,元气满满。朗读声、笑声和欢呼声驱散了寒意,点燃了安静许久的校园,申城的校园又热闹了起来。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总是让人期待。这一次,有哪些不一样的“讲师”走进校园,带来怎样与众不同的第一课, 给学生们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
听院士“学长”谈科研的初心
上午8点,光明中学的礼堂里,静悄悄。学生们等待着一位“副校长”的到来——
当白发苍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教授步入礼堂,热烈的掌声响起。光明中学1958届校友、从黄浦区教育局局长郭金华手中接过聘书,受邀担任母校科学教育副校长。
去年,光明中学入选“黄浦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基地”,并响应黄浦区科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举办了主题为“智创未来·强国有我”的科学节系列活动。
今年寒假,学校为同学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寒假作业——了解杨院士的成长之路。有同学提问:“您是怎样进入脑科学研究领域,用‘大脑研究大脑’的呢?”杨院士说,记得自己还在光明中学读书的时候,科学家曾经预测,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界,那么21世纪就是生物学的天下。“但是从事脑科学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偶然性,”杨雄里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对脑科学研究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从而决定将其作为奋斗一生的事业。
开学典礼上,杨雄里寄语自己的“学弟学妹”:“希望在座有更多的同学可以坚定信心,创新思维、认真学习和工作,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科技的引领者和弄潮儿。祝你们成功!”
之后,光明中学对上学期在科学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同学颁发了光明卓越之星奖杯,获奖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高二(5)班同学全新演绎了“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故事《追求卓越,科学报国》。
光明中学校长朱晓薇说,作为上海市科技特色学校,学校历来重视科学教育。去年,黄浦区推出“高质量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校被选为全区十大科学教育研究基地之一,主要方向为生命科学(健康医药)。学校邀请了青年科学家走进校园开展科普教育,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学家精神;学校与同济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市九医院眼科团队等高校合作联手打造拓展型课程,供同学们选修。她说:“未来,我们也将创造机会让同学们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基地或场馆,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