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新读写杂志以“新叶”为专栏刊载名校学生的作品。我校现高二(1)班凌嘉祐、高二(3)班叶子、高二(8)班高瑞三位同学的作品得以在该杂志第9期发表。
由法雨奇老师指导的高瑞同学的散文《星光不问赶路人》以自己春节回故乡鹤岗为主线,探寻故乡故土的昨日今天,领略劳动的炬火生生不息;由沈琼瑛老师指导的叶子同学的随笔《超越自我》,感悟人生只有在经历磨砺之后才能达到超越自我的境地,领略更亮丽的风景;由刘吉朋老师指导的凌嘉祐同学的《乡土视域下的<祝福>》,则结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借助“血缘与地缘”“差序格局”等支架,解读经典课文,给经典解读提供了新的视野。
学校朱晓薇校长为专栏题词:“让阅读伴随成长,让书香浸润心灵”。语文组戴利、龚翔、傅乐和等老师也先后参与指导。
以下是学生原作:
星光不问赶路人
上海市光明中学高二(8)班 高瑞
春节初回故乡鹤岗。家人围坐,烟火可亲。席间闲谈,在回忆与感慨中被这座城市沉淀的劳动真情深深打动。
鹤岗原是一片旷野,在清末的风云动荡中,大批移民不顾恶劣的环境,用锄头和双手一砖一瓦建起了这座城市,劳动使他们有了居所。煤矿资源的发现引来无数人寻找机遇,林海雪原间洋溢着创造的热情;日军的侵略曾让这里满目疮痍,矿史馆“万人坑”的累累白骨是血泪见证,但这里的人民从未停止对劳动的追求,他们等待着希望的来临。
新中国诞生的曙光照亮了大地,拥有丰富资源的鹤岗很快发展成工业重地,迎来了劳动造就的繁华。所闻所见引起我的隐隐遐想:一个个矿山企业迅速崛起,一座座煤堆犹如黑色的金山,一辆辆装载车穿梭忙碌,一列列火车轰鸣在旷野间,一群群采煤汉子在激情中辛勤劳作。人们趋之若鹜,来此创业淘金……
人民通过劳动得到了城市的馈赠,城市因为人民的劳动得以繁荣发展。变革是历史的主旋律,勤劳是民族的主基因。
煤矿资源的枯竭,社会的变革,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挑战。企业全面改制,大批煤矿工人下岗再就业,经济陷入停滞。城市像一盘被严寒封冻的录像带,寂静、迟缓,在魔幻中声名鹊起,又在魔幻中变得模糊不清......
亲属带我深入到城市的多个工业遗迹:在雪原的尽头,旧日的“新一”煤矿巍然耸立,置身其中,四面的建筑宛若钢铁谱就的史诗,仿佛还回荡着机器的轰鸣。缀满冰柱的房檐下,曾蒸汽缭绕、热火朝天。而今已是锈迹斑斑,新中国第一座竖井煤矿曾经的荣耀归于宁静,唯有北风萧萧,心灵落寂!难忘立足于岭北矿坑之上,俯瞰足下万丈深谷,残留的采煤遗迹依稀可见,矿车还静静停留在道路上,斑驳的铁轨上似乎还能听见机车的轰鸣——这更是时光都无法掩盖的奇迹啊!
变革使人们失去了就业的机会,但他们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曾为矿工的姑父下岗后与不少工友进入社区服务,用劳动服务城市;另有亲属参与了“企业孵化”项目,适应了时代的转型。正如我姑父所说:“我有双手双脚,不能等靠腰,我的生活要自己创造!”
变革给城市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但人民依然在以劳动诠释生活的价值,等待崭新的黎明。
勤劳的人民终究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春风与朝阳,生生不息的人们开启了质朴灵动的新生活。
身游城市街巷,昂扬向上的朝气扑面而来:古树怀抱,屋舍井然,洁净整齐的街区中流动着川流不息的劳动者——闯荡与创造是这座城市不变的本色。街头巷尾流光溢彩、烟火升腾,劳动一天的人们三五成群相约而至,小酌小憩间谈笑人生,点赞成功、互帮互助——乐观勤劳是这里的人民永远的追求。
前路已经铺就,未来无限光辉。高铁的开通、机场的建设,让这里与九州同向发力;煤电厂、石墨矿区拔地而起,新的产业是创造力新的展现;中俄边贸开放,更多新面孔进入城市……鹤岗人民已经凭借劳动取得了无限成就,也正在利用劳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小城的故事仍待续写,但生生不息的劳动炬火永不熄灭。小城的发展故事,恰恰是中国百年沧桑巨变的缩影;勤劳质朴的人民,也恰恰是中华民族的写照。劳动作为传承不息的美德,贯穿了小城的发展史,也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人世间的美好理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朝阳普照、春风浩荡,劳动必将铸就新的辉煌!
立足远眺,群山环抱的小城红日初升,照亮了城市街巷,照亮了万家灯火,照亮了前路浩瀚征途!
评语:本文围绕故乡鹤岗而写,全文中心明确,三章式的结构,仿佛一首鹤岗城市发展的变奏曲,又是中国百年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境界开阔,富有历史的纵深感。文章从鹤岗之兴起笔,于茫茫旷野之中因劳动兴起了城市和文明,在时代变奏之中因劳动而克服重重难关,最终人们依靠不懈的劳动创造了新的生活。文章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虚生相生,极富层次感,那纷至沓来的历史场景与富有烟火气的城市现实,交相辉映,谱写了鹤岗人民的劳动之歌。
作者将故乡的记忆融入于自身的生命血脉之中,而诞生于这片土地中的那颗热忱之心,始终感知着她古老而年轻的脉搏。作者以归来者的身份书写故乡,不忘历史,传承劳动精神,因而及其珍贵。
(指导老师:法雨奇)
超越自我
上海市光明中学高二(3)班 叶子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你只需要比昨天的自己做得好就行了。”这两句话贯穿了我的学习生涯,听得简直耳朵起茧子,但人们却说这是前人得出的宝贵真理,而现在我已不会再去质疑这句话的可信度了。人生的旅途就是一条漫漫长河,而决定这河中流淌的是波光粼粼的清流还是乌烟瘴气的泥水取决于我们自己。前进还是后退决定了成功还是失败。
有些骄傲自满的人总以为现在所处的就是山顶,而止步不前停下脚步俯首看人,拘泥于脚下这片土地的高度,却忘了什么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你永远可以拥有两个世界》这篇文章中分为两部分,一是手中的世界,二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安逸平稳,每天日复一日进行着同样的过程,在这里一切充满冒险,唯有不断地超越突破才能踏出困境,达到新的高度。心理课为中学生的选科及职业做出了规划和调查,许多同学选择将稳定作为了自己的职业关键词。的确如此,当代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手里掌握着自己手中的世界,他们有安定的生活、稳当的工作、幸福的家庭,却没有心中向往的世界。换句话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他们都被自己的想法所局限禁锢在这小小的四方天地间,注定碌碌无为。相反的,追求心中的世界时,我们会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逆境中超越自己的极限,发掘从前不知道的能力,拓展领域以此来开阔眼界。
古往今来,“超越"一直以一种不容置喙的形态存在着。天才画家达芬奇也不是一蹴而就,他画了成千上百张,他无法预知那一次尝试才能达到黄金比例,所以他只能一次次地尝试,最后超越自己,因此后来才诞生了《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我们还学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深层含义是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我们要立身于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只有勇往直前才能高瞻远瞩。地球是球体,所以想到看得更远,只能突破现下爬得更高。显而易见,“超越”这个词贯彻了人的生命从开始至结束,一直陪伴着我们,直到成功,直到碰到胜利的果实。
真正做到实现“超越”的这条道路上道阻且长,太多人在攀登高山时遇到了种种阻碍,最终选择了半途放弃,但是行则将至,想要成功我们只能坚持不懈地不断走下去,才能抵达目的地,取得成功。著名音乐家莫扎特曾一度陷入窘迫的处境,不由得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抱着妻子哼曲,跳舞以此来御寒。后来面对妻子的逝世,他以痛凝出爱的诗集创作了永恒的传奇乐曲。苏轼乌台诗案一事后,被贬黄州,遍体鳞伤踏上贬途,在领略了官场的黑暗后,突破了手中的世界,而找到了他心中的世界,穿林打叶中的身影仍旧无畏。
时间长河淌到尽头,峭壁的青松挺拔依旧,岁月冲刷后反而愈加清透。仰首埋没于群山之中的小丘,如今再昂首便能碰到苍穹。人总是要经过无止境的磨炼,尝试做逆水中的那只轻舟才懂得超越的真正意义是为了逆流而上后亲眼见证那片靓丽风景。通往成功的道路远得看不见尽头,但是如果把超越自己当成一个小目标,那终点站看起来也不算太远。生命是一场绵长的旅行,目标在于击退最大的敌人,赌黑暗和光明,赌征服自己和超越自己。
(指导教师:沈琼瑛)
乡土视域下的《祝福》
上海市光明中学高二(1)班 凌嘉祐
相比《阿Q正传》因其鲜明的国民性问题的研究意义而导致从社会学视角(乡土中国维度)透视它的较少,《祝福》的乡土特色与社会学问题更繁多、更复杂,涉及到人、民俗、传统与未来等多个方面,可以提供从这一维度研究的更多可能与空间。因此,仿照着以“乡村庇护功能”为起点对《阿Q正传》的研究❶-1,同样对《祝福》的一些关联之处进行理解与扩展,试从“乡村庇护功能的效力与缺失”、“乡村庇护功能缺失后的应对—对比阿Q与祥林嫂”、“乡村传统秩序体系与现代思想的触碰”三个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祝福》,“揣摩”祥林嫂。
一、乡村庇护功能——差序格局之于异乡人、家之于祥林嫂
“伦”重在分别,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最基本概念,是人际网络中的纲纪。与现代流动性较强的社会体系不同,在中国乡村中,原住居民有着强烈的领地意识与排他性,并不乐于接纳外来人口,只是以暖昧的态度利用其劳动力,却不愿承认其身份。《祝福》中,祥林嫂是“逃到鲁镇”来做工的,相比阿Q,她“能干,得到鲁四一家的肯定,脸上有了笑影,也胖了。”她作为一名以打工为生的 “游民”,其主要的社会价值就是作为补充劳动力来满足乡村的生产需要,虽然身处鲁镇社会的底层,但也的确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由此,乡村庇护基本形成——不论是客观上鲁四一家给予的物质意义,还是祥林嫂主观上对于社会价值的自我认同的精神意义。
然而,在第二任丈夫贺老六病死,儿子被狼叼,大伯来收屋子后,祥林嫂重回鲁镇做工时,她始终活在过去不幸的回忆中,且被身边人为的恶势力、礼教、命运的捉弄汇成的闲言闲语所困扰,创伤与惶恐将她推向疯癫、逼向死亡。刘林平认为,“家庭始终是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全部社会组织的核心和基础,其他的一切社会组织、团体都以家庭作为自己的模拟对象,并围绕者家庭这个轴心而旋转”❷。而祥林嫂在经历过“嫁人—夫亡—做工,再嫁人—再夫亡—再做工”后,境遇已大不相同——祥林嫂所依附的“家”已不再存在。“家”的缺失,首先意味者她作为个体再难在鲁镇立足并发挥自己的效能。其次在礼教上,“再嫁女人”的低贱、柳妈迷信思想的恐吓等不利因素也接踵而来,让原本的乡村庇护功能失效,也让祥林嫂彻底麻木,最终失常。
史超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居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之中,其重要原因便在手乡村具有庇护作用……阿Q之所以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并最终成为 “革命党”,也正是因为他试图融入乡村社会这一体系而不得……乡村庇护的缺失与阿Q的革命具有内在的深刻关联。”❶-2然而,对于同样丧失了乡村庇护的祥林嫂来说,她为什么没有成为“暴民”与“革命者”呢?
表面看,源于阿Q与祥林嫂的个性差异。而导致其个性差异的,除了先天因素,亦与祥林嫂的个人经历有关。其一,由于鲁四家的森严氛围下养成的贞节观念,祥林嫂“以命抗婚”。但这本质是对不愿背负“再嫁”恶名,对礼教条目下妇德与名誉的维继与顺从——即使达成这顺从需要抗争。其二,为了赎回自己的“罪名”,保全自己在九泉之下的身首,祥林嫂甘愿捐门槛、被人践踏一辈子,彻底堕入迷信,亦被封建礼教生吞活剥去了灵魂,失去了自我,其行动的性质也是被动的。阿Q则不然。作者直接指出了阿Q革命的必然性:“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命运,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❸反抗的种子一直深埋在他的心灵之中,无论外界的看法与自身的经历,他始终坚定遵循着自己的精神胜利法。因此,阿Q革命的态度和行为是完全主动性质的。
乡村庇护功能缺失后,情感依托随即缺失。史超认为,“村庄本来是乡民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但当它拒绝接纳乡民而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时,乡民便会产生一种被拋弃的感觉。这将会导致两种情形:一是自暴自弃,无可奈何地接受现状;一是在某些外因的促使下选择极端的方式重新证明自我价值。”❶-3阿Q与祥林嫂选择了看似截然相反的两条道路,实则殊途同归:淹没在人群里,被吞噬在封建礼教中。
三、乡村传统秩序体系与现代思想的触碰
在鲁镇,作者作为祥林嫂事件的旁观者,也作为现代思想的代表,“我”的内心世界的种种波澜起伏的微妙变化受着祥林嫂的世界牵引。从“‘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到“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可见祥林嫂的境遇在“我”心中虽时而震撼,时而淡忘,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作为祥林嫂整出悲剧的冷眼旁观者,虽一直挣扎于介入与袖手旁观之间,然而终亦“沉醉”其中,最终悲剧落幕。小说背后,鲁迅自己便处在这一思想矛盾的浪潮中。《呐喊•自序》中道:“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由此可见,封建礼教末期与新旧交替时代下的知识分子在经历过乡村传统秩序体系与现代思想的触碰之后,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如何扮演好这一社会角色,依旧处于徘徊于“彷徨”与“呐喊”之间。走出乡村,完成并完善对“乡土文化的否定与超越”❶-4,仍旧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参考文献:
❶史超李宗刚.乡村庇护功能的缺失与阿 Q的悲剧命运--乡土中国视國下的《阿Q正传》新解,2021(1)
❷刘林平.阿Q精神与家族主义•鲁迅研究月刊.1992(3)
❸鲁迅.华盖续集
(指导教师:刘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