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组】“双新”学习在路上(9)——引导学生参与互评的写作活动设计
发布日期:2021-04-01   来源:上海市光明中学   作者:施翎

324日下午,外语组的龚益婧老师开设了一节主题为“看电影”的法语写作指导公开课。这节课给现场观课的老师们带来了三个“想不到”。

第一个“想不到”的是写作内容。“我最喜欢的电影”——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写作话题了。一见这个话题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学生们通过介绍电影情节来印证“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但是,龚老师的这堂课,借助课文文本“看电影——《天使爱美丽》”告诉向学生:介绍电影时,还可以通过描述影片主人公的性格以及事例来阐述“我”为什么会喜欢这部电影。

第二个“想不到”的是学生在这堂课上表现的非常活跃。这是一堂典型的“对话中心教学”课——师生间、生生间的互问互答贯穿始终。龚老师授课的高二法语C班,学生的法语掌握程度、学习能力较之A班和B班的学生比较薄弱。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学习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参与讨论、能动起来,龚老师“放低身段”:用简单的法语或者中、法双语兼而有之实施课堂教学;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尽力不给学生施加压力——有能力回答的同学可以抢答,之后老师追问一句:“对吗?”为其他同学留出思考的时间。

第三个“想不到”发生在评课环节。由于本次教研活动主题的中心词是“引导学生参与互评”,评课时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龚老师为学生作文互评设计的checklist。在这节课上学生间的互评真的只体现在一张checklist上吗?教研组长施翎老师在最后的发言中引用了《普通高中法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的一句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产生课堂评价的过程,在对话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改进。说到“评价”两字,大家的第一个反映是分数,因而传统的“生生评价”模式是:你评我判,学生间相互给个分数。“新课标”背景下的评价,于教师,是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的途径;于学生,是不断体验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的过程。因此,凡是能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的生生间的合作互助都是互评活动。这节课上的生生互动既有学生间对彼此作文的互评,也有对同学回答老师问题的反驳和赞同。

“新课标”改变的不仅是老师们的教学模式,还有观课视角。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