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黄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的“黄浦区野生动物宣传月”活动圆满举行,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部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放教授走进光明校园,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变化中的自然上海:科研、保护和城市发展”的专题讲座。这场讲座从荒野到城市,从科学研究到自然保护,从历史回顾到未来展望,为师生们带来了一次视听与心灵的双重震撼。
讲座一开始,王教授用幽默风趣的“段子”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他从追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的亲身经历讲起,用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人与野生动物间的奇妙故事,同学们仿佛亲历了他在荒野中的每一次足迹,与野生动物们进行了一次“对话”。王教授的经历让大家感受到“万物皆有灵”,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生存智慧和与人类互动的方式。
随后,王教授深入探讨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走廊的建设,展示了如何通过科学规划恢复生态环境,帮助野生动物迁徙繁衍。他还讲述了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案例,包括豹猫、小灵猫等野生动物在城市中再现的故事。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生动的案例,王教授带领大家重新审视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态多样性与保护潜力。也启发了同学们对“中学生能为野生动物保护做些什么”的思考。
在自由提问环节中,一位同学向王教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才能像王教授一样,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成就一番事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王教授的回答启发了在座的所有同学。他说道,随着学科融合的不断深入,当代社会愈发重视跨学科素养和多学科联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他自己的团队为例,其中有研究生阶段主修经济学和声学这两个看似与野生动物保护毫不相关专业的学生。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加入,团队得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不仅能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更能“书写”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课题贡献智慧与力量。
王教授的回答让同学们打破了对自我能力的局限,使大家认识到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可能——无论未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只要努力培养多学科视野与跨学科思维,我们都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这不仅是对未来职业方向的启发,更是对自身潜力和责任的全新认识:当我们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浪潮,就能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为时代留下深刻的足迹。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风趣生动,激发了同学们对生态保护的热情与思考。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堂震撼心灵的生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