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威龙杯”华语辩论赛在近期在线上落下帷幕。经过20天的激烈角逐,上海市光明中学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在决赛惜败于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获得了亚军的佳绩。本次比赛共吸引了全市12支高中队伍,秉持着“我们一起战胜无法战胜的命运”的精神,展开了对于科技,医学,教育,未来,人生等多个领域方面的深刻探讨与交流,帮助大家将这个特殊时期变得充满意义和价值。
本次代表光明中学出战的四位辩手,分别是高二3班的孙渭钧和刘昱辰、高二4班的倪恩骐与刘峰,由光明校友张海尘担任教练。经过了一年半的艰苦训练以及各类市区级比赛的历练,辩手们积累了丰富的辩论技巧。因此,在本次比赛中,他们厚积薄发,势如破竹,在小组赛中,先后战胜两支强队,以小组第一的成绩顺利出线。接下来在复赛中,又以复赛以2:1战胜闵行中学。在半决赛中,光明中学以5:0横扫复旦附中,闯入总决赛。决赛的辩题为“执念是人生之悲还是喜”,光明中学的辩手们以轻松欢乐的气氛,放下了对于胜利的执念,通过充实的积累和对佛教文化的解读,出色地向对手与评委诠释了何为执念。双方的精彩表现,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激烈的思维碰撞,而这场比赛也收获一众评委的好评。最后,光明中学以一分惜败于世界外国语中学。倪恩骐同学更是获得了最佳辩手的荣誉,孙渭钧,刘峰同学获得了最佳辩手提名。
光明中学法治辩论队一直以来都拥有不俗的战绩,曾经荣获上海市国际人道法辩论赛冠军、黄浦区法治辩论赛冠军、黄浦区禁毒辩论赛的亚军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对法治教育的重视以及传十多年来传帮带教的优良传统。再次向为本次比赛付出辛勤汗水的师生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辩论赛感想
高二4班 倪恩骐
你无法 在你曾经热爱的东西面前不热泪盈眶。
你无法 在你曾经生活过的痕迹面前不心潮澎湃。
——弗雷迪· 莫库里(Freddie Mercury)
依稀记得去年今日,是我们叩响辩论队大门的日子。经过了校赛拼杀和艰难遴选的少男少女们,不说是野心勃勃、剑指巅峰,也得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畅想着在光明中学辩论队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属于自己的一笔。
当然,旅程并不轻松:陌生的辩论技巧,繁复的技战术动作,难以绕过弯理解的论点,一座座需要读的书塔……于是我们见识了晚上九点的淮海路,逛遍了凌晨热闹的微信群,拥有了稍稍加重的黑眼圈。但这些困难如同软脚虾一般,立刻被咱的冲劲儿吓跑。
但,正如现实不是小说,辩论之路也不会因为主人公有了信念就突然海阔天空。我们热血参加比赛,我们落败;我们积极参加比赛,我们落败……那段时间,开会时只能望着熟悉的淮海路、会议室、微信群、黑眼圈。
“我们究竟是配角还是主人公?”大家不约而同地怀疑着。
好消息是,这个问题在今天被解答了。
尽管由于疫情,原定久违的线下赛换为线上,但这没有消除我们先前的汗水与教练的辛劳;
就算心怀不安,担心以惨淡的战绩告别高中辩论。但这没有妨碍我们调动起十二分的精力,与队友们聚精会神地远程讨论。
即使无法见面,怀念队友就在身边的安心感。但这没有影响我们仔细地阅读资料,在一轮轮的头脑风暴中理清彼此的思绪。
我们最终完成了量和质的变化,从全上海滩十几所学校中斩获威龙杯亚军。
感谢我的队友们,你们迅捷的思维、出色的技巧、出彩的配合让我们作为一个队伍相互扶持,得以安心地将自己的后方交给彼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感谢我们的教练张海尘,人称海子哥。不辞辛劳地为我们培训、出论、攻防训练、流水总结。无论是辩论还是人生,都教给了我们很多。让我们得以自信上场,不惧风雨。
感谢我们的领队赵程斌老师,以及提供很多帮助的学长学姐们。你们始终信任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因为你们,辩论队才够格被称为“大家庭”。
赛程结束后,我瘫坐在沙发上,下意识地思考着我的高中辩论生涯,以一个优异战绩结束了。
我有失去什么吗?
当然,我失去了很多本可以打游戏、追番的、舒舒服服地在家睡大觉的时间。
我有收获什么吗?
当然有,但严谨地说,这不叫收获,而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一个在多年后回到光明中学,看见自己亲手打下来的奖状/奖杯,必然会发现的事实:
我们的青春——
——它真切的存在过。
高二辩论队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
而光明中学法治辩论队的故事,还在延续...
夜晚的会议室还会被点亮,微波炉仍会飘起饭香,
桌上堆满餐盒与稿纸,黑板上是搞不懂的攻防。
偶尔想起校赛自信登场,那是我们最初的模样。
未曾谋面的对手还在摩拳擦掌,志趣相投的挚友已然伴在身旁。
成长,磨炼,幸福,还有朋友。
欢迎来到辩论队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