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年特别节目《榜样6》于2021年12月8日晚间8点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今年的榜样,有“七一勋章”获得者,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每一个榜样的故事和事迹,都令我们动容、折服。我校全体党员通过各大媒体,第一时间观看了这档震感人心的节目,以下是部分党员教师的观后感。
张贤:建党百年,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央视特别节目——《榜样6》,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让我深深地感动、折服,并受到精神的洗礼。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她的真实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却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她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充满力量,给我们以正确的方向指引。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学习榜样的优点长处,将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奋斗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中,不断向榜样靠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徐佳璐:又在央视的舞台上“遇见榜样”。这期《榜样》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生修一渠的可爱“80后”爷爷黄大发。也许没有卫国戍边的英雄团长那么轰轰烈烈,没有毕生追梦为国筑盾的导弹专家那么知识渊博,也没有点亮大山女儿梦想的“校长妈妈”那么的“歇斯底里”,黄爷爷只是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用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精神,花了36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9400米“救命渠”,彻底解决团结村滴水贵如油的问题。作为党员教师,我们就应当像黄大发爷爷那样,不计个人得失,言必信、行必果,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事、分内事,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首位,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龚翔:在《榜样六》中,几位“七一勋章”获得者给我触动很大。戍守边防的祁发宝团长忍痛抛家坚定地在边防保卫国家,在艰苦的条件下无怨无悔地奉献战斗。喀喇昆仑山的风雪挡不住边防战士的血性胆气。祁团长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时时刻刻以徐洪刚雷锋孔繁森为榜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平凡实在的共产党。”正是在祁团长带领下,中国的边关才有这样的钢铁长城,我们才能安居乐业。他扎根牧区,苦干实干,他就是1974年来草原的廷.巴特尔。巴特尔是开国将军廷懋的儿子。大家都以为这个当官的儿子,吃不起苦,可是他却一留就是47年,不怕苦和累,他带领牧民改良草场,创收致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他怀揣希望并践行实践了他的诺言,他的初心不落,牧民新歌欢唱。中哈边境一个81岁的老人魏德友,他在边境线的无人区驻守了57年。危险的环境,艰苦的生活,大雪封山,零下四五十度的恶劣天气让他和家人依然固守,边防连换了19界但是魏德友没走,半个多世纪他守护着祖国的领土,他是边境的里程碑。“为人民服务”在魏老的人生箴言,他恪守不渝。这些获得勋章的党员,他们的勋章就是落实在实处的实际行动,是他们无怨无悔的不求回报,是他们对党矢志不渝的初心。
孙思莹:从“英雄团长”祁发宝,“草原之子”廷巴特尔,“边境线上的活界碑”魏德友,“三敢书记”孙金娣,到“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沙市七连屿工委、“为国铸盾”陈定昌,“现代愚公”黄大发,“大山女孩的老师妈妈”张桂梅,无论他们肩负多少荣誉称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中国共产党员”。这些时代楷模和英雄先锋都有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党员精神。他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品德激励我们要秉持“让人民生活更幸福”的初心使命时时当先锋、处处做楷模,以榜样的力量不懈努力,建功立业,奋勇前进。
孙丹: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观看完《榜样6》后我感到最受鼓舞的当然是张桂梅同志。她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发言讲到这句时,提高了音量。我认为所有人民教师都应向张老师学习,学习她的教育精神,她的优秀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