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育】零起点学法语2年,他们用1个多月排演了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发布日期:2025-04-06   来源:第一教育   作者:王佳依

今年年初,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上海迎来了第100场演出。这部剧14年间,共吸引了18万人次观众。


这一盛况启发了上海市光明中学的专职法语外教Henry,“我们学校就是一所法语教育特色学校,不如让学生来排演一出《巴黎圣母院》。”


从选角到站上舞台,他们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3月26日,作为“走向光明”——法语文化月活动之一,光明中学法语班的学生带来了改编自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著作《巴黎圣母院》的同名音乐剧,收获阵阵掌声。



小编了解到,其中不少“演员”接触法语只有两年不到。学校如何将法语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通过3年的法语学习,学生的升学路径能否拥有更多元的选择?


带着这些问题,第一教育探访了这所市中心的百年老校——

图片


图片

一周3次“魔鬼训练”

最难莫过“台词关”


“这部作品描述了巴黎圣母院周围一群人物的命运交织以及悲剧故事。主要人物有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外表丑陋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以及深陷矛盾情感的副主教弗罗洛。作家雨果创作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刻在墙上的希腊词——命运。”大幕拉开,学生们用流利的法语介绍了《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和故事背景。


法语外教Henry和学校的法语老师周惜梅共同担任了音乐剧的编剧和导演,“寒假期间,我让法语班的学生提前阅读了这部经典作品,了解故事梗概和人物角色,最终按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特长来分配角色。”


小编了解到,这也是几位教师首次“跨界”和学生一起排演音乐剧,前期脚本经过多次修改和打磨,最终呈现出一场45分钟的完整演出。


图片


“我们这位外教对演出的细节要求非常高,他提出,要参照专业音乐的演出要求,剧中的配乐全部由学生现场乐器演奏,多媒体背景也尽量以简约风格为主,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学生的表演上。”学校党政办主任赵程斌见证了学生从排练到站上舞台的全过程。


图片


谢幕时,全体演员合唱了歌曲《巴黎圣母院》,为演出画上句号。这时,不难发现,台上有不止一位艾丝美拉达和卡西莫多的扮演者。


图片


原来,前期排练时,学生“吐槽”最多的是,剧中的台词有点拗口、难背。于是,学校决定,让多位学生来饰演一角,分段进行表演,台词压力小了不少,也能让更多学生有机会站上舞台。


高二女生盛子涵饰演了艾丝美拉达,她告诉第一教育:“外教给我们分配完角色后,会从读台词、理解角色开始,再一步步进入到演绎。我们每周会抽出时间排练3次,我觉得这段经历会成为我高中生活里一段非常难忘的回忆。”


图片

零基础接触一门新语言

他们做到了!


演出结束后,光明中学校长朱晓薇表示:“刚才台上不少高二学生接触法语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刚入学时基本都是零基础,今天能有这样的表现,我觉得非常不容易。这也是我校法语教师团队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据悉,参演的学生大都来自学校的法语班,高中三年里,该班级学生将法语作为第一外语,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每周安排8到10课时的法语课程。


朱晓薇介绍,法语班不设任何“门槛”,高一新生入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否进入该班级,“除了专业的语言教学,我们还开设了用法语教学的文学课、数学课、戏剧课等,来提升学生的法语学习兴趣。”


对于法语班学生的毕业出口,校长朱晓薇坦言:“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申请法国的高校,还有一部分学生还是走国内高考这条路,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考法语来替代英语学科考试,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学校也希望,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高二的盛子涵和陈苏香已经对自己的未来做好了规划,“当初选择法语,也是想挑战接触一门新的语言,了解不同的文化。我们计划通过法语语言考试后,申请法国的大学。”


此外,光明中学每年还会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法语周、中法环境月、法语海报比赛、法国美食讲座、假期法国研学等活动,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图片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