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两会声音:知名校长纵论“考招”改革热点
发布日期:2015-03-07   来源:   作者:

  图为访谈嘉宾: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校长王丽萍(左一),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左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左三)。主持人《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余慧娟(右一)。中国教育新闻网 庄元 摄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庄元 朱哲)中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试点两省市的学业水平考试如何定义?中学怎么应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各种挑战?如何保证高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真实性、客观性?高校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招生方案?3月1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校长王丽萍接受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E政录”融媒体报道邀请,做客中国教育新闻网演播室,围绕“考招”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进行解疑释惑,献计献策。

  上海与浙江学考纳入高考科目 所占比重没有下降

  去年9月,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公布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和浙江率先启动了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试点。在这两个地区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中,记者了解到,浙江方案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而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只有100分;上海方案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选考学考成绩每门满分只有70分。

  面对这组数据钟秉林认为,学考成绩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不能说有所下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全国还是地方,语文、数学和外语每门都是150分,文综和理综大概是300分,也就是每科六七十分,即浙江是100分,上海是70分,再乘以3以后,并不低于现在的比例。”钟秉林表示,这样的调整不会造成人才素质结构变化,我们正在承担教育部的重大攻关课题,会对高考试点进行跟踪和评价,通过跟踪之后依靠数据说话,如果这个导向导得好,可以全科覆盖,如果真的出现人才素质结构变化的情况,因为是试点,还可以调整。

  给高中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选课走班” 更是深度转型

  “选择”是本次“考招”改革的亮点,学生的需求变多了,“选课走班”成为一种“新常态”,但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困难也是客观现实。对此,李希贵建议政府帮助学校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比如改造教室、培训教师的新理念等。对于学校来讲,不能消极等待。“不是说一定要全部条件都具备了,我们才能进行改革。实际上,等到全部条件配备好了,我们可能错过时机了。”李希贵说。

  针对硬件上的困难,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的经验是开展网上走班。王丽萍说:“在优质资源还不能实现全体共享的情况下,我们学校采取了网上走班的形式,通过实体课堂和网上虚拟课堂混合学习互补的形式,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习时空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套餐课程,逐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改革是牵一发动而全身的。“这次改革对高中学校的挑战是全方位的,除了教育观念上的冲击之外,还包括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这对于教师、学校建设都提出了很大的考验。” 钟秉林表示。在“考招”杠杆的撬动下,中小学的深度调整将成为一种必然,这意味着,高中学校必须在学生的自由选择中重构教育的新秩序。

  政府把招生自主权放给高校 高校把招生权力放给教授

  目前,教育部等部门正在积极部署贯彻落实,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际上,高中学校非常希望认真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我们开发课程、设计活动,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体验。但我们担心的是高校是否最终还是按照学业成绩录取学生。”王丽萍说出了许多高中校长的心声。考试招生制度由考试制度和录取制度两部分组成,现在考试制度的细则出台了,大家最为关心的是高校录取制度如何变化。

  李希贵表示,“这次改革的力度有多大,取决于招生改革”。钟秉林则表示“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绝对不只是大学的招生事情,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的问题,涉及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人才选拔标准的确立”。他希望高校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学者的作用,制定可操作、便捷、能够体现自己的优势专业特点的选拔标准。

  对于录取的问题,作为高中学校的校长,李希贵特别主张一定要把招生的权力放给每一个高校,“我们一定要相信大学的智慧,给大学自主招生的权利,他们一定有简单有效的方法招到最适合的学生”。但“这个权力是装在笼子里,是接受监督的权力”。

  另外,他还从“教授治教”的角度提出,希望“高校一定把权力下放到院系,来教授制订院系的招生标准”。因为一旦教授能够参与到制订综合素质参考的标准中,对大学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也是真正把权力落实到大学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录取时间的问题,李希贵建议借鉴其他国家的录取方式,延长录取时间,给高校充足的甄别学生的时间。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