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天下网】武汉大学校长称未来十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
发布日期:2011-04-18   来源:   作者:

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特别是随着18岁到22岁适龄大学生青年数量的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最近对记者表示,中国某些高校的破产危机并非耸人听闻。

今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了20%,而上海已经连续3年出现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相应的,生源减少会加剧高校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会陷入困境。

顾海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国民教育体系高校的规模数量和结构布局问题。

随着出生人口数的下降,会出现两种趋势。一是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选择将会更加精细。顾校长形容是招生的倒金字塔,将来好的专科学校,录取分数会高于办学质量不高的本科学校。二是高等教育的分类、分级、分层急剧增加。过去只要当个大学生就知足,将来即使上了好大学,专业不好,就业也会有困难,这样对专业的选择更加理性。

他介绍说,大概是从4年前开始,招生时就出现一些分数不高的考生一人能接到十几二十几个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新闻。这几年,有些民办学校、独立学院招生不足的现象日渐严重。他们用了多种手段抢生源,但降分已经到极限了,700多分满分,只要有200分就招。

这是否意味着高校规模“大跃进”将告一段落?

作为著名经济学家,顾海良喜欢用数字说明问题。他分析,一个民办学校或者独立学院,仅仅就其办学基本经费而言,在校生人数在1.1万人以上的时候,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而低于6000人就开始赔钱,就必然要压缩教师和设备维持运转。所有在校生人数如果低于5000人,这所学校可能就会难以维系,陷入财务危机。如果拿不出有效办法,他们的破产不会太遥远

他说,在中国高校合并和调整规模的大潮中,很多综合性高校都把扩招的重点放在了研究生上,追求研究生和本科生数量的11。这样,本科阶段扩招来的学生更多地进入二三流大学。而到2020年,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如果一类校招生人数控制不变,那么二三类学校的生源就吃紧了,很多学校会面临招生困难,恐怕连末流学生都抢不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