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上海基础教育交出了一份“优质、均衡”的精彩答卷
发布日期:2011-02-28   来源:   作者:

“我们崇尚教育公平,如同抬头仰望星空。”在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今天,一句诗意的语言,却道出了多少热切,多少努力,多少无奈。

  教育公平,始终是我们的坚定理念和不懈追求。近年来,一项项惠民政策表明了国家推进教育公平的决心和力度: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各地在解决农村代课教师、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并非一步之遥。由于历史、文化、现实水平等原因,造成了基础教育在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校际之间的巨大差异,一系列问题随之而生。逐步消除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和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语言简单朴实而又耐人寻味。上海20多年来持续不懈的探索和结出的丰硕成果,为这句话作了出色的注脚——

  2010年,上海42万农民工子女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免费就读,处于入园高峰的13万适龄儿童顺利入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二期课改”让160万中小学生在学习中快乐成长……201012月,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最新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报告中,上海学生以全球第一的成绩和高低分之间较小的差异,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全国教育的大坐标中,在国际教育的大视野下,上海基础教育交出了一份“优质、均衡”的精彩答卷。

  教育的要义,就是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和发展。多年来,上海基础教育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理念,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自身规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实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优质教育,涌现出了各具特色的新鲜经验。

  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着眼,上海主动谋划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格局,从工作机制、管理体制、学校建设、配套政策等方面入手,探索创新。通过实施农村义务学校委托管理机制,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郊区农村,从根本上改变了薄弱学校的面貌;实现所有随迁子女全部免费就读义务教育,让同城教育走进现实;建立健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机制,使得“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我们欣喜地看到,公平与质量,均衡与优质,在科学决策和扎实推进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上海基础教育的创新举措,在改革中迸发出的智慧和活力,以及瞄准世界教育前沿的阔大视野和反思精神,对于处在教育改革关键期的不少省市地区,或许能够有所启发。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也唯有做好这两篇文章,才是真正“办群众满意的教育”。(本报评论员)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