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交流能让眼界更开阔。现代学校的发展需要开放性视野。学校本着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原则,集聚各类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合作交流层次,推进教育国际化,扩大“和谐发展、人文见长”办学理念的国内影响力,扩大“中法特色”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与海内外学校及专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工作目标
在开放中学习,在学习中铸就光明品牌,“兼收并蓄、博观约取,文化认同、品位光明”是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题。
1、国内交流:兼收并蓄、博观约取
开放办学是光明的传统,在开放的胸怀中,在自信的心态里,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使光明的发展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交流中集聚资源,提高办学水平,扩大知名度。
2、国际交流:文化认同、品位光明
全球化时代,文化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是国际间交流的一张名片。学校作为一个文化教育机构,既承担着学子教育的重责,同时也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光明的师生一方面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另一方面也要在海外学校的交流合作中提升国际视野,塑造中国形象。
三、主要项目
(1)继续扩大校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在新的三年内,学校要争取各方支持,继续发挥辐射作用,提高“光明教育协作链”办学效益;在已建立的国内多所友好学校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校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多种形式联系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了对方好的经验和做法,又扩大了我校的影响和知名度。我们希望在校级合作中重视深度挖掘,在国内的校际交流中,重点在管理、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汲取先进经验,提升交流层次。在海外的校际交流中,做好不同层面的国际交流活动的项目开发,以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师生国际视野,对外交流能力为宗旨。
(2)继续密切学校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联系
利用现代化信息交流的平台,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和社会的交流,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继续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上海博物馆、上海档案馆等共建单位的交流,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互惠双赢;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支持社区建设,提高市民学校办学效益;办好家长学校,继续发动广大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校的改革,以便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教育资源。
(3)继续发挥校友资源的作用
广泛联络百年光明的历届校友,继续加强与各地校友会及校友个人的联系,取得广大校友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听取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特别要做好每届高三毕业班的校友联络人的工作制度。配合校友会办好《光明之友》报。完善与充实校园网的校友会专题网页。
(4)继续发展与教育专业研究机构及媒体的合作
进一步加强与市、区的教育业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教科院、区教育学院教研、德育、科研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多争取专家支持和指导,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多争取媒体的关心,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5)开拓学校对外交流合作的机制建设
随着学校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学校需要建立一系列对外交流的机制,实现制度保障,人员保障和资金保障,以便各项交流与合作能够深入持久地开展。
光明中学发展规划之校园环境建设、后勤总务工作初稿
一、指导思想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更是学校文化风貌的重要窗口。
未来三年我们期望营造与学校办学理念一致,营造精致高雅,充满中法人文特色的校园环境,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发挥其对全体师生员工的隐性课程作用,把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与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人文主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光明师生高尚情操、高雅情趣的人格特征。
二、环境目标
所谓的校园环境有软环境和硬环境之分,校园软环境主要包括:温馨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团结协作的学校凝聚精神等。校园硬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公共设施、校园绿化净化美化、校园建筑的改造与维护、校园信息环境等方面。
1、目标内涵
(1)精致、高雅
光明校园因地处繁华的市中心闹市区,两栋独立建筑,占地面积只有9亩,因此,在一期二期校园硬件改造的基础上,学校将立足自身建筑和地域特色,追求校园硬环境建设的精致,与高雅,在有限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处处显示出布局错落有致、功能智能化、环境园林化的精致优雅。
(2)凸现中法人文特色
由于学校在历史上就是具有中法文化传承的教育特色,校园中最具特色建筑是那幢具有百年历史法式红楼。学校的发展一直注重开放、务实、富有人情味的海派特色。因此,今后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不仅在硬环境上,更要注重软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凸显中法两国的文化特色,使其贯通交融,相得益彰。
2、规划原则
首先要注重“以人为本”,环境建设最终是为师生服务的,我们需要营造人文化的高雅有亲和力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其次要重视“绿色环保”,校园毕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环境建设要充分考虑这一方面,不求铺张豪华,但求师生身心舒畅,营造宁静舒适的校园氛围。
最后要强调“科技魅力”,时代发展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校园建设中必须考虑信息化的建设,实用、有效,能最大程度为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
三、实施策略
1、改建并有效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
在一期和二期规划实施过程中,学校已经开辟了钢琴角、修缮了体操房、建造了塑胶操场、布置了校园艺术画廊,建成多个数字化实验室,“退商还教”的场地还原成绿地,使我校的绿化、净化、美化工程出现一个显著的变化。在三期规划中,我们准备对120多年的高龄教学楼进行再次维修和加固,能抵御地震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修缮学校操场,开发地下防空洞设施,兴建学生食堂、增设专用教室和学生室内体育活动场所。在有限的公共空间和地域内,增设精致高雅温馨实用的环境小品,人文化的休息和学习场所、人文特色的荣誉墙等体现光明校园的人文情怀。此外,在绿色学校、无烟学校的建设要求中,做好相应配套设施和标志,提倡校园环保意识。
2、构建中法文化特色的教育活动
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集聚多方智慧与合力,创设更多的具有中法文化特色的人文教育活动,例如讲座、展览、板报等,形成一系列光明特色的文化盛宴,让光明成为中法文化的精神家园。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设计中法文化特色的序列化教育模式,更凸显学校中法文化教育的品牌特色。在条件具备的基础上建设文科类的专用教室。
3、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校园环境
以“温馨教室、和谐校园”的课题推进为依托,进一步加强班级和学校的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班级环境布置、班级活动,创造团结向上的集体舆论,形成温馨、文明、健康、积极进取的班集体,另一方面,在党政工团和各民主党派的支持下,齐心协办,创设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和谐的学校氛围,努力建设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组,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积极合作、公平竞争、诚信务实的人际文化环境,不断增强学校的精神凝聚力。
4、提升科技校园的实用性
经过较长时间的校园改造,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校园网和各种电子化设备、实验器材配套设施完善,教师群体中能运用信息科技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师比重大幅增加。未来,我们需要花大力气健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机制和人员配备,花大力气提升信息科技设备的利用效率,花大力气开发校园网的咨询平台功能,当然也需要做好各种校园信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