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我永远的光耀——63届高三(3)班姚尚敏
发布日期:2013-02-21   来源:   作者:

 

  是一个记忆还是一个永恒的留恋,悠悠五十载,每每经过母校,总不免徜徉一番,一次又一次地投以深深的迷恋。时光倒车,即使至今,每每借故提及,总难饰内心的自豪感,喜欢向人“透露”,向人炫耀,我就是从“光明”出来,惟恐天下人不知。

最忆“光明”

五十年后,我们竟然没有被忘却,有幸被母校再次召唤,踏进了久违了的老校门。最令我魂绕梦牵的还是那鲜艳的红色砖墙,和那金灿灿的黄色雕临线,以及永远不能忘怀的镶嵌并镌刻在砖雕门楼上永远灿烂的“光明中学”四个金色大字。

重温这带有中世纪典雅古朴风味的红楼,看着这名声隆隆的名屋,目注着这我们曾经在上面无数次洒脱过的风情绰约的欧式走廊,环顾并追忆跳跃奔走过的操场,只觉得思绪翻腾,臆想涟漪。红楼,虽修旧如故,非但没有丝毫娇柔和半点做作,相反加更彰显朴茂庄重,雍容华贵。注视着旧楼新观,怎不叫人感慨万千!

有道是,让一个人特别能记忆犹新的是他的“起点”,因为它是迈开人生的一个标志。有人说,他的起点是开始戴上红领巾;有人说,他的起点是当上了班长;有人说,他的起点是成绩得了满堂红;也有人说,他的起点是开始执掌生杀大权的那一天……。没错,那些可能是他们人生的亮点,但是我的起点恰是十分“平庸”,给我带来一生好运的恰恰正是“光明”。是“光明”收拾起了我生活中的零砖碎瓦,拼出了我至今收获的一幅灿烂的锦绣前程,

温故自新,五十年人生旅途,一个人难免崎岖曲折,茫茫苍穹,少不了磕磕碰碰,无论艰难,还是光耀,无论蒙辱,还是孑然自荣,时过境迁,一切都得返璞归真,什么都会像是浮云 顷刻烟消云散。然而,大脑硬盘中唯一的留存,它既不能被删除,也不会被丢弃,那就是赋予我启蒙的“光明”。是“光明”施与了我最早的启蒙,是“光明”施与了我知识的源泉,是“光明”夯紧了我翔实的基础,是“光明”成为了我成长的永远矍铄之神!是光明赋予了我走上人生道路的底气!

“光明”照征程

我不得不庆幸我的好运。自培光到了光明,“光明”似乎就成了我的幸运之神。光明的良好学习校风,滋润了我,光明的高超教学水平,护卫着我,老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能,抚育了我,使得我这个平庸得无法再平庸的一个学生,得到了疯一般的滋长。曾经的偏好 - 文学,有了驻足的长进,并开始助长了我踏上人生转折的第一步。就是光明,把我这个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普通学生推上了飞向更高的通途,乘上了当时十分令人谗言的通往高等学府的直通车。

“光明”真不愧堪称百年学府,就是有其自有的不同凡响,他就是可以点石成金,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我本为沧海一粟,可经过“光明”的照耀与磨练,回头一瞻,竟然能让我的人生还能发出闪光点点。正因为出于“名门”,才使我能有幸进入了上海的一家高等学府:上海海运学院,在远洋系深造学习,赋予了我英语和远洋运输业务的专业知识。毕业后,虽也经过了一段“不学无术”和“阴差阳错”的时间段,还是较早地成为了一个涉外工厂的主要领导人。正当我国海运事业蓬勃发展期,早早被央企派往欧洲,成为了集团驻欧洲首席代表,后因中国海运事业的迅猛发展,从德国公司总经理跃升为欧洲控股公司常驻副总裁,成为了我国海运事业的一个忠实挖路人。

常说,要使得“天变通途”,还需“师傅领进门”。我的切肤之感是,没有“师傅”,何来本人?没有“光明”这扇门,成就敝人更是空文一纸。此乃切切实实。

终究“光明”缘

磋砣岁月,转眼50年,半世光阴一挥间。

不想,五十年前曾经排列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我们,今天又回归到了同一个水平线,怎不叫人欢雀喜悦!

还是“光明”这个缘,几经周折,几经辗转,寻寻觅觅,苦苦追寻,神奇般的现代飞鸿传音,为我们找到了半数以上的同班学友,终弥圆了我们半个世纪的同窗情。

当我接到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时光通道,借道历尽周折的电波,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我的耳边的老同学的来电,闻此佳音,啧啧称奇,真是说不出是惊愕还是欢愉,身上的兴奋度立时上升了好几个几何级数。霎时间,电话传奇已经被热切地向往再聚首的热忱所代替,早日再相聚成为了大家的唯一夙愿。短短半年,经多方努力,特别是班级原不安支部书记的孜孜不倦,被找到的同学名单从4 – 5 人急剧上升到36 人。可惜的是,迄今为止,我们知道有六位同学已经离开我们早早驾鹤仙逝,离我们而去。为此,我们留存的同学,更是感叹人生苦短,更为我们今天能再次相聚,特感珍惜。至今,我们同学间的大聚小会已经不下7 – 8 次。现在,大家还在各领风骚,欲罢不能,聚会时间已经排到了四-五月份。

我们毕竟都是接近耄耋之人,再次相逢时,由于当时的记忆原本就不太清晰,加上年龄导致的折旧和损耗,以及时代多次的陡变,地域的大规模变迁和人类所虐受的多次浩劫,我们几乎个个都已经“面目全非”,为此,只能在有限的记忆库存里苦苦搜索。真不知是天灵所致,还是记忆犹存,大部分同学竟然都能撇开模糊,欣然相认,都能捡回二十来岁时代同学间的最佳影印,因为镌刻在青春记忆里的情结一直还是蛰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时过境迁,老同学相见,虽还谈不老态龙钟,可也接近皓首苍颜,为此,我们不得不自嘲般笑叹:往事如烟。

忆往事,同学们真是感慨万千。几多风雨,几多波折,几多平庸,几多图腾,这些年,我们这一代人历练了各自人生最艰、最、最、最、最、最麻、最甜的最关键的时刻,也是大家跌宕起伏,纵横人生最重要的时间段。但现今令人宽怀的是,不论你曾经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不论你身份有何种的变迁,不论你的命运是何般的多舛,也不论你是否有过辉煌或者有过挫折,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可以遗弃的忘却。现今的我们,已经无需为“五斗米”而折腰,更不用为“目标”“前途”而伤神,唯重视的是多多共聚同窗情 这个急切的夙愿。

接近一个甲子的轮回,我们总算还能摆脱千载难逢,幸运地汇集到了一起,共享五十年毕业庆典。也许我们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流倜傥,也没有了以往的潇洒“逞强”,但是,有“光明”培养出来的我们这一代,可以自豪地说,在返璞归真后的今天,仍不失“光明”的精彩风韵。

但愿在我们今天尽享天伦之乐之时,更添一分同学情,再次续写和共享我们五十载以来稀有的别样情。

“光明”带给我们的是永远的光明!

 

                                                                                        六三届(3)班 姚尚敏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