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我敬爱的老师!
发布日期:2012-04-13   来源:   作者:

1962届高三(2)班  钱雁秋

    最是岁月留不住,眨眼已辞五十载。回顾高中毕业后走过的路程,我由衷地感谢抚育我成长的母校光明中学,缅怀和感激我们的恩师、为高三(2)班呕尽心血的班主任聂国彦老师,感激各课的任课老师。是你们的谆谆教诲,辛勤培育,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学习基础,使我走过了这五十年的风风雨雨。

    谢谢你们,老师们!

    我敬佩的罗静安老师和陈素珍老师,你们把物理和化学二课讲得如此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你们诱发了我对物理和化学的兴趣。由于对物理的偏爱,我报考了北大物理专业,就读于北大技物系。罗静安老师,您在哪里?希望您能感到我的心声,听到我对您的祝福。

    1968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山西阳泉氧化铁厂当工人。

    恢复了研究生制度后,我决定报考研究生,考上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的研究生。考试的科目都是在大学从未学过的,其中有一门是有机化学。如果没有对化学的钟爱和扎实的中学化学基础,我是不会也不敢去考有机化学的。我埋头于大部头有机化学书中。庆幸的是,考试是笔试,只是纸上谈兵,不考实验,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陈素珍老师,您英年早逝,希望您在天国能闻知我对您的深切敬意和感谢,愿你学生的这个小小故事,能抚慰您曾经受伤的心灵。

    1987年秋天我赴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ETH)求学,师从威德里希教授(Prof. Wuethrich,200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究核磁共振在生物上的应用。1992年获博士学位,同时荣获该届优秀博士生,得优秀博士生奖状,并奖章一枚(纯银,上刻有我的名字,YANQIU QIAN)和奖金(2500瑞士法郎)。当我走上讲台从校长手中接过奖状时,心中的激动无法用言语和文字来表达。我是唯一的获奖中国学生,中国,我为你争光!我不记得是否还有其他女获奖者,女士们,我也为咱们争荣!

    1993年10月我赴纽约,受邀于美国著名的思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在瑞士和纽约的八年中,我曾在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被选作该期杂志的彩色封面。

    纽约时期,我已年近知天命,我认真思考了以后干什么?我不想去高校任职,因为我不喜欢整年累月为获得科研基金而埋头写申请。我决定去制药公司。进入知天命那年,我得到了跨国大公司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职位。次年,1996年1月我开始了我的制药生涯,从事新药的开发研制工作至今。新药的研发是一个复杂、艰难和慢长的过程;集多方面的知识、技术、人才和物力,经集体多年勤奋耕耘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工作中充满了挑战,品味了各种酸甜苦辣,但我喜欢我的工作,希望能为新药的诞生出一点薄力。

    敬爱的聂国彦老师和高士模老师,我对不住你们花的心血,洒的汗水,我没有学好语文。想当初只知学好数理化,不识语文是根本。到如今举笔重千斤,愁煞案前人, 用词难尽意,落句干又涩。早知语文多有用,当初一定好好学。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时光不会倒回流。老师啊,我实在愧对于你们!

    鉴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英语已成为日常用语。而我的第一外语——俄语,却被我忘得精光。蒋忠伟老师,我羞为你的课代表,无颜求得您谅解。近来,出于对俄罗斯历史、文化、艺术和音乐的热衷,我慢慢地在捡起扔掉几十年的俄语。蒋忠伟老师,这可以作为一点点的弥补吗?

    五十多年前,十几岁的我,没有,也无法预测前面的人生道路有多艰难。可是,高中的三年为我打下了扎实的人生基础,使我能迎战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

    谢谢母校,光明中学!谢谢你们,我敬爱的老师!

 

                                            2012年3月25日于美国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