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阴雨绵绵,陈老师驾鹤西去。
高一(7)班的同学与陈国祯老师结对有半年多了,每个周末,同学们都会来到陈老师家中陪她聊天。3月2日,同学们又来到了陈老师家中。原以为这只是个开始,却未料成了我们的诀别。
那天,推开虚掩着的门,一眼就望见了坐在椅子上的陈老师。她闭着眼睛,静静地坐在那里睡着了,直到我们靠近,她才睁开眼睛。看见我们的到来,老师十分高兴,热情地让我们赶快坐下。由于老师的听力不好,就拿出一本小本子和几张纸,让我们写下自己的姓名、所担任的职务,以便更好地了解我们。小本子上记录了之前几次同学们来老师家和陈老师交谈的内容、老师的教导和学校中发生的点点滴滴。
陈老师虽身处一室,却心系社会。尤其是对于语言文字,陈老师是非常认真的。记得我们将写好的纸条给老师,她会拿出手电筒一个个字照着看,时不时还会纠正我们写的几个错别字。弄的我们怪不好意思的!同时她还告诉我们,写字要大气,不能写得太小,否则到阅卷时会很吃亏的。对于时下人们对于文字的不规范使用,陈老师尤为伤心,她在纸上写下“您”和“咱”二字,让我们辨析。同时她还劝说我们要多读些古文,她说,现在一些外国的学生们也读得懂古文,你们要加油啊。
陈老师的视野是开阔的,除了与她一身相伴的语文,她也鼓励我们学好外语,要写得来,更要说得出。她提议同学之间在课间也可以用英语交流。
对于光明的学生,陈老师亦是牵肠挂肚。她说,她看见好多来看她的同学都带上了眼镜,很是可惜,要我们好好做眼保健操。在精神上,陈老师鼓舞我们把精神上的压力化为动力,化为努力。我把这三个力写在了本子上,这就是我们和陈老师的交流本中最后的几笔。
离开的时候,陈老师让我们转告同学,说是让我们下雨天别来了,后来,她又写了封信交予我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封信竟然成了绝笔……这一切都来得太快太快了…我曾让陈老师的阿姨转告,让老人保重,可谁知陈老师竟然……
我们想,在另一个世界,陈老师一定在保佑着我们,正如我们正祝福她一路走好。虽然陈老师已离我们远去,但她那灿烂的笑容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教室里,一棵大树长青,布满了对陈老师的祝福……
陈老师,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