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6日傍晚,我的手机收到来自光明中学曹斌老师的短信:“陈国桢老师今日凌晨去世,……”一个月前我刚探望过她,她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不觉得累;她告诉我每周二,四要搓两次麻将,搓麻将时中午不吃平常的饭菜,吃些点心;她有些耳聋,我用笔在纸上写出我说的话,她依然不需要眼镜就可以看清我写的字;她知道我有一个可爱的孙女,我要走了,她把给小女孩的礼物拿出来,让我带走,……在我的印象中,她还是生活得那么安稳那么开心呀!这个消息太突然了!
陈老师虽然只为我担任过一学期班主任,但是她那慈祥的面容、柔软的苏州口音、端正的板书,不紧不慢按部就班的上课风格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在那阶级斗争的弦紧绷的年代,陈老师对我们始终那样亲切、和善,循循善诱地规劝、引导我们要珍惜毕业前总复习的机会,为高考做好准备,从来不以上纲上线的语言对我们施加压力;她还常常到学生家里访问家长,当她知道我妈妈因为家庭经济原因不想让我去复旦大学学习时,就到我家与我妈妈沟通,说明这是一次难得的深造机会,千万不要放弃,临走还给我留下一瓶蜂皇浆胶囊,叫我补补身体。这件事让我几十年不能忘怀。
在离开光明中学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们都忙于学习和工作,很少见面,只是在每年8月15日光明中学校友返校的时候才有机会见到陈老师。她还是那么慈祥,那么满面笑容。直到我自己退休之后才知道陈老师已经九十高龄,身体还很硬朗,但是没有子女。有一年刚过春节,我和爱人一起到她家里,正巧她和几个80高龄的朋友在搓麻将,她眼镜也不戴,出牌的反应也不慢。有一次,她告诉我,她的房东要提高租金,她一点也不急,她紧紧依靠组织,沉着应对,使对方放弃了提高租金的要求。在那段时期里,她还得了乳房癌,由于她平时与邻居友好相处,邻居中有一位护士长给了她极大的帮助,使她安然度过了难关。
随着年龄的增加,她的生活离不开保姆的照顾。她心中非常清楚,现在她生活的保障除了钱以外,最要紧的就是保姆,她也明白她现在的保姆对她的照顾已经做得很不容易了,如果要换,未必换得到现在这样的,所以她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保姆对她满意,她对保姆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过年了,保姆为了照顾她,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陈老师就出钱让保姆的家属来上海过年,……
陈老师之所以能够如此长寿,这与她豁达开朗、乐观善良、宽容满足的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纪念陈老师时,除了怀念她在我们中学年代时对我们像母亲一样的关怀、教育方面充满爱心的师恩之外,还要学习她这种大度、乐观、友善、理智的人生态度,对于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来讲,她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晚年生活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像她那样,不敢讲一定活到她那样的年龄,那至少也能够快乐地多活三五年或更多的时间。
李家豪
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