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父亲吴德琛 (吴志昌)
发布日期:2011-04-14   来源:   作者:

201137,父亲在与肿瘤抗争了4个月后,在北京肿瘤医院安详地走完了八十余载的人生。从2010118 B超查出肝部有占位性病变起,经历了到各大医院咨询治疗方案、第一次入院实施介入治疗、第二次入院实施介入治疗、化疗反应剧烈导致高烧15天、出现黄疸、第三次入院维持生命、到最后肝昏迷、停止生命的过程,眼看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想想就要生死离别,背着父母流了许多回眼泪,煎熬的滋味真是不好受,由于病情发展之快超出了我的想象,对他的思念只有在他离世后才去回味。

我父亲1930年在江苏江阴出生,初中是在无锡怀仁中学度过的,高中就读于无锡辅仁中学,1947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19493月在大学经汪康时介绍入党,并担任“交大生活”第4任社长,19502月因工作需要提前毕业(为此,1985228收到补发的、由翁史烈校长签发的交大毕业证书),经过短暂的市委党校的学习后,来到上海光明中学担任副教导主任,至19549月调动去北京,共计4年半,时间不算长,却与光明中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曾说:“几十年来,经历得太多,甜酸苦辣难以说得清楚,情感有些麻木,但是对于光明的情结却无时不浮现出来”。经交大的同班同学、同为地下党员的李越果介绍,到了国家计委交通局(告别仪式他也来了),不料在整风反右运动中挨批,于19583月被定为右派,那时我才出生2个月。然后就是遣送到东北北大荒850农场,经受了3年多的磨难后,又无奈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乌鲁木齐的西北方向500余公里),直到1966年我随母亲柴嫣君到了新疆后,才算开始与父亲一起生活了。直到他离去后,无尽的思念触痛了我的心灵,一闭眼,他的音容笑貌就出现在眼前,怎么也不忍心睁开眼去打断和他在一起的天伦之乐。父亲对于我一生受益匪浅,他为人正直,敞开心怀,以致知心的朋友无数;他心胸豁达,忍辱负重,以致历经坎坷无所畏惧;他传统现代并驾齐驱,以致知识渊博为人师;他思维敏捷,条理清晰,以致难题总能化为解;他勤于思考,善于推敲,以致事半功倍叹是巧;他与时俱进,学以致用,以致(晚年)电脑业余高段位(水平不一般)。以下简述我所经历和记忆(也就是我到了新疆之后)的他的人生片断:

片断一:受右派影响文革被带高帽子揪斗并遭受皮肉之苦后,再三嘱咐我们保管好用竹子和纸糊的高帽子,免得下次揪斗时出更大的麻烦。

片断二:文革期间他被关押,刚满一岁的妹妹因病重,耽误治疗。出院回家后,他看见奄奄一息和蛇皮状肌肤的骨肉时,无助的眼泪。

片断三:下放到最艰苦的地方,迫于生存,一天3趟,往返数十里背柴,一高一低父子的脚步挪动在荒漠戈壁和盐碱泥滩,常常倒下的我被身负重担的父亲搀扶起来。

片断四:流离失所并没有对生活绝望,每到一个新地方总要盖起一间干打垒小屋,从挖土、脱坯、垒墙、盖顶、抹皮,最后对着自制的“土木建筑”满意地凝望。

片断五:就是在全家5人只有每月48元生活费,靠捡拾菜叶维生的生死关头,经历了多次致命打击(反右和文革)的母亲不离不弃,绝对是他心灵的支柱。

片断六:在右派还未改正的1977年,我高考成绩较好,多少是个安慰,他说:“补习一点高等数学和英语吧,我还凑合能帮你一点。”想想经历半生的磨难,离他当年的求学也有近30年了。

片断七:右派改正调回北京的火车上,他思绪万千,写下以下感言:“昔日饱尝廿载辛酸,今日挥别博尔塔拉(注:新疆农五师所在地),再多打起一点精神,明日征途还需奋进。”尽管蒙难多年,但对那里的热土和朋友依旧深情至今。

片断八:信息化时代日新月异,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每每有新产品问世时,常常接到他的电话说:我安装了新版本的windows XP(也不知那么多繁琐的驱动是如何被他搞定的);我刻录了双层DVDD9格式),比原先的容量大一倍,近几年他下载的文学和音乐收藏刻录了数百张光盘,只好在天国里欣赏了。

片断九:住院期间,由于阻塞性黄疸造成皮肤极度瘙痒,两次不小心拉出胆汁导管,他愧疚,又不乏幽默地对大夫说,“是我的过错,书面检讨已经写好了!

片断十:对于生死他很淡定,最后的日子里,关于他自己没有说什么,只是希望家人、好友、所有所有的人都安康吉祥,让我们珍惜自己、珍惜友情、珍惜现在,以实际行动告慰他吧!

其实,我父亲是一个做到了普通人应该做到的普通的人。

                                            吴志昌

2011330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