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是一架文化梯子——访著名影视演员郭凯敏
发布日期:2011-03-31   来源:   作者:

 谈起光明中学母校,著名影视演员郭凯敏心情难以平静,他说:我当演员,当导演,都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而我的文化基础则是在光明中学打下的。那时候我特别喜欢上语文课,新鲜的词汇,汉语知识以及新的写作方法,我都想学。课后我还喜欢看各种文艺小说,拼命汲取文学方面的营养。“可以这样说,光明中学是一架文化梯子,我沿着这个梯子,一步一步向上禁登,再加上以后的学习与努力,才有了我的今天。”

 郭凯敏出生在一个“地质之家”,父母都是常年在外奔波的地质工作者。从光明中学毕业后,郭凯敏首选报考上海歌剧院歌唱专业。由于外型好,嗓音条件不错,唱了两首歌就被录取了。后来体检时查出患有“急性黄疸肝炎”而此事不得不搁浅。身体恢复后,1975年他进了上影厂当了一名演员。郭凯敏是个多产演员,他主演过《征途》、《大刀记》、《沙漠驼铃》、《小街》、《逆光》、《好事多磨》、《蓝色的光》、《邮缘》、《女局长的男朋友》、《青春万岁》等影片。还导演过《洋泾浜兄弟》、《贩女》、《台湾仔》、《追踪309》、《夏日椰风》、《非常民警》、《天伦》等一批电视剧。他与著名影视演员张瑜主演的电影《庐山恋》使他红遍大江南北。而今郭凯敏一家住在北京,他是中国北京一文工团的副团长兼演员,每年都要接拍几部戏,同时还承担着培养青年演员的任务。

 郭凯敏很重视自身健康。他说:拍戏经常要连轴转,有时还要翻打滚爬,没有好的身体绝对不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从新华书店购得一本瑜伽的书,爱不释手,几天时间就读完了。后来又随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传授节目,在家中练了瑜伽。缓和延伸的肢体动作,使筋骨柔软;呼吸的调息练习,则使他躁动不安的心,慢慢地平静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郭凯敏明显感到自己的体质增强了,伤风感冒极少发生。拍起戏来精力充沛,翻爬滚打不在话下。

 郭凯敏不仅自己练,还将老母亲和患有哮喘病的妹妹“拖下水”。他们在一起时常切磋技艺,交流体会。母子俩买的瑜伽方面的书,在家中堆起来像小山那么高。经过练习,老母亲的身体更健朗了,妹妹的病也有了一定改善。去外地拍戏,他从不带助理,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郭凯敏已50多岁,但许多人都说他很年轻,风采不减当年。此时他总是说:是瑜伽帮了我的大忙,还很起劲地向人们推荐起这项强体健体的体育项目来。他说:练瑜伽只要持之以恒,方法得当,定能终身受益。

 郭凯敏有个幸福的家。他有二个儿子,大儿子在国外,小儿子在身边。在家庭教育上,他从不打骂孩子,主张循循善诱。为了培养小儿子爱心,他常鼓励他去做义工,帮助一些残疾孩子。有一段时间,儿子说话里常带有脏话,为了帮助孩子改掉这一坏习惯,他用录音机把孩子脏活录下来放给他听。历经几次努力,终于收到了成效。当有人问道:孩子长大后,是否像你那样成为一名影视演员时,郭凯敏说:不能强求他,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兴趣爱好,人生之路靠自己走,这样成功的几率会高一些。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