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人生篇章
57届 曹炽康
2011年3月7日,E-mail以及电话从各方传来吴德琛老师在当天凌晨零点05分于北京肿瘤医院逝世的噩耗,萧然泪下。记得去年九月,吴德琛夫妇从北京来沪参观世博会,并与我们光明中学五十年代的老校友、老教师共同度过了愉快的两周,还在十月一日国庆节中午在54届贾正坤校友家度过了难忘的一天。那天,大家激情地回忆起五十年代学习和生活情况,而且情不自禁地用俄语唱起了好几首俄罗斯歌曲。
晚上,吴德琛老师与柴嫣君老师离沪,由贾正坤夫妇以及他们的女儿送到上海站。他抵达北京后,马上用短消息告知我:“已经平安到达,由儿子来车站接”,之后又频频给老校友们发E-mail,交流信息,可是在11月份他竟住院了,先后两次通过邮箱告知他的病况信息。我们在九月份数次聚会,都认为他虽然动过手术,但他的身体状况很好,可以健康长寿,活到九十几没有问题,他自己也颇有信心,但十月一日竟然成为我们与吴老师最后的诀别的日子。
我是1951年~1957在光明中学学习六年,在初中时,我还是一个很爱玩的小朋友,我对吴德琛老师不认识。后来在2006年光明中学120校庆,我们57届四个班级联合主办《光明~57》纪念刊,从1906~2010年六年间一共办了三期。期间,我听老同学说,吴老师1954年9月从学校高调到北京国家经委工作,许多同学只知道他高升了,那里知道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每当老同学聚会总要打听吴老师的情况,一个个都是问号,都是惊叹号,大家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于是趁《光明~57》欲出第三期的机会,我向吴老师发出约稿信,不料两周之后,一份记述吴老师在打成“右派”之后被发配到北大荒三年炼狱生活,约有三万字的纪实自己亲身经历的文稿发至我的信箱,文稿虽有三万字,但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简言之,可以拍一部电视剧。
这文章被我压缩到8000字,一经刊出,立即得到广大校友的共鸣:他被打成右派后,1958年3月即被通知到北大荒劳改,离别妻子柴嫣君老师以及刚诞生的两个月的婴儿。但吴老师经受严寒,忍受屈辱,以他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战胜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
吴老师热爱生活,热爱学生,他在最近的十多年里,频频来回于上海北京,一到上海,便走访老同学、老同事、老校友。他热爱生活,每到一处,就拍照留影,而且回北京后把每一同学的照片一一寄发给每个同学。
吴老师从去年住院,于11月21日、12月11日和2011年1月29日三次通过邮箱发给我们大家三次“病况报告”,字里行间反映了吴老师患病期间坚强地和疾病作斗争意志,给我们极大震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早日康复。但终于在3月7日零点零五分驾鹤西去。我们在上海的七八十岁的老学生、老校友们只能在网上寄托我们的哀思。吴老师从离开上海去北京工作的几十年里却书写了一部朴实无华、高风亮节的一名共产党员光辉的人生篇章。

图1 吴德琛老师赴北京工作前,光明中学团委委员合影于1954年9月。后排左起:徐佩刚(56届),吴德琛,倪国年(55届);中排左起:朱根泉(56届),陈启贵(?届),陈学耀(55届),徐柳福(58届),柴嫣君(54届);前排左起:陈月花(?届),阮耕华(57届),汤佩英(55届),张桂宝(57届)。

图2 2009年9月在京光明老校友向尊敬的吴德琛老师祝贺八十大寿。前排右起:谢君桢(51届)、柴嫣君(55)届、吴德琛、朱根华(中法中学)、朱根泉(56届)、刘云娇(53届)。 后排右起:夏宪富(65届)、余文(57届)、汪承芬(65届)、陶啸峰(64届)、张秀玲(54届)、林彩霞(54届)、施卫国(58届)、陆镛镛(60届)。

图3 吴老师(左2)还在手里拿着照相机呢,请注意,他手中的照相机已经换成单反尼康D80照相机了。左起柴志洪、吴德琛、张文彩、朱翼城、王佩佩、黄涛、汤启文、马文卿、袁华明、王元年、贾正坤和叶德祥等老师。

图4 2010年十月一日在贾正坤家度过难忘的一天。后排右起贾正坤、马文卿、吴德琛、曹炽康和王肇镇,前排右起贾夫人、席慧君、柴嫣君、张锦云和马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