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都江堰(金炜华)
发布日期:2010-03-29   来源:   作者:

曾经在十年前到过都江堰。曾经在文献上知悉,都江堰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也是世界上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中为数不多的老寿星,到2004年,已满2260周岁。两千多年来,中国乃至世界上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或湮没于黄沙,如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早已沦为沙漠;或早已废弃,如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道也早已荒废;唯有都江堰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已故大师赵朴初先生赋诗赞颂古堰:“是宜与长城,并耀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然而,久闻都江堰的盛名,还是百闻不如一见。

我站在都江堰的“飞沙堰”畔,看到大到如石磐般、约几百公斤甚至上吨重,小到饭碗茶杯的石块,都按大小顺序不同,整齐排列在都江堰“外江”的河岸上,不得不惊叹古代工匠对“流体动力学”的融会贯通;我站在都江堰的“鱼嘴”前,看到“大鱼嘴”把岷江“四六分”成内外二江:内江以引水灌溉为主,外江主要用于泄洪排沙,不得不感慨古代工匠对数学概念“优先数” 的精湛妙算;我站在都江堰的“宝瓶口”旁,看到陡峭石壁下滚滚东去的碧波清流,灌溉着成都平原的千万亩良田,不得不钦佩古代工匠在几千年前,硬是凭借最原始的工具和日以继夜的人力,以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劈山开道”,创建了这一华夏文明的丰碑。作为一名当代工程师,在这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科学精神与勤劳智慧的辉煌奇迹面前,感悟着并心潮澎湃!

2008年,那突如其来、震惊中外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动了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心,大家天天都痛心万分地牵挂着。灾难也波及到了都江堰,我甚至都不敢打开电视,看那一片片瓦砾场和一座座倾斜的房屋,更不忍心想象被掩埋在地下,等待救援同胞的心情。都江堰,成了我们共同关注的地方。

后来,传来了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市的好消息;后来,看到了四川孤儿到沪上参观学习,与上海的孩子结成了“互帮”的对子;后来,看到了都江堰震倒的“二王庙”重建得比以前更坚固……四川人民在灾害面前焕发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斗志,对咱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了新诠释、给予了新提升。

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我们与之相隔千山万水;但是在心坎里,我们与之息息相通。

 

                                    (上电技术部  金炜华撰稿于20092月)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