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汉字的故事”(徐明山)
发布日期:2006-11-09   来源:   作者:

讲述“汉字的故事”

——光明中学历史教学探索利用博物馆资源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案例

上海市光明中学  徐明山

 

“故事”的缘起

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中学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我们认为历史教学在对学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具有独特优势,充分发掘历史中深深蕴藏着的、我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物质、精神底蕴,用传统文化中精华的内容去进行的民族精神教育,无疑是实现课程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这就需要有知识的积累,需要通过一定的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教学方法来实现的。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有一项“关于中学历史课程‘学习活动’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中学历史课程“学习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活动要为学生提供从学习、学会到会学历史的实践机会,变“历史课学生”为“学生的历史课”;变“教师设计的教学”为学生的积极学习;变“客观的历史”为学生与历史的对话;变“从书本到书本”的认知方式为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变个体的学习方式为合作竞争的学习方式。“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活动要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形式,以史料为活动载体,以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为活动过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逐步学习自主地、多渠道地收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切实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养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学史观念”。

光明中学地处市中心,如何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我们历史教研组不断思考的问题,于是我们想到了上海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区历史、经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上海博物馆不仅外形尤如商代青铜器,极具民族特色,而且馆内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这些文物、作品是我们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上海博物馆和馆内藏品是我们对学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理想场所和生动教材。

我们历史教研组主动与上海博物馆教育部联系,受到了博物馆教育部主任唐友波先生的热情接待,教授说博物馆也正在思考进一步开发博物馆功能,他们也不满足仅让市民、学生参观博物馆,博物馆要走出“围城”,幅射社区,把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来。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合作的定位不仅仅是停留在博物馆向学生开放,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上,而是学校和博物馆的老师共同指导,举办由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设计制作、自己编写展览说明、自己讲解的展览会,形成一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融教育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型课程。

上海博物馆教育部提出了钱币、乐器、服装、礼器和文字五个选题供参加课程的学生选择了文字。中国的汉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其内涵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博雅而细腻,学生通过对汉字的研究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汉字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汉字的故事”娓娓道来

光明的学生是幸运的,上海博物馆定时向我们的学生开放。北京故宫博物馆的“清明上河图”来啦,上海博物馆将《淳化阁贴》最善本从美国抢救回国了……,同学们三五成群地绱洋在博物馆的大厅里留连忘返。几十名学生坐到了一门叫“文博展览”课程的课堂里,学校的历史老师走上讲台,博物馆的教授、讲师走上讲台,唐友波主任也亲自给学生上课来了。从甲骨文、金文到石鼓文;从钟繇 、王羲之到颜真卿,当老师讲到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岳飞,他的书法“以神为精髓”、“以心为筋骨”,有抵敌御辱、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有“受任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力挽狂澜”的境界,博物馆老师出示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表》,字里行间,无不充盈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学生观之读之,莫不荡气回肠。

参加“文博展览”课程的学生成了“汉字故事”的讲述者,学生每周上两次课,一次在学校,一次是去上海博物馆。“那些日子里,我们每个星期都能去一趟博物馆,每次都是从地下室的车库进博物馆的。”方煜翔同学在接受《青年报》记者时,脸上有发觉了博物馆的第二通道时的骄傲。同学们边参观学习,翻阅了许多材料,一个学期里,方煜翔同学有了一本近万字的关于汉字的笔记。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决定举办名称为“汉字的故事” 的展览,内容分为两大部分:“汉字的由来”和“汉字的发展”。大家寻找资料、设计版面、编写解说词,通过图画、照片、文字说明,将深奥难懂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古代文字演绎得栩栩如生。鼻子的“鼻”本字“自”,只是后来“自”被别的意思借走了,只好在底下加点东西,有了今天大家认识的“鼻”。为此,同学们找来了“模特”,一张大大的鼻子的特写,摆在了这个“自”的旁边,原来古人指着自己的鼻子,就是代表了自己。还有“簸箕”的“箕”字,这是个象形字,“竹”字头原先是代表两只手,下面“其”在古文字中就象一只“簸箕”,为了追求生动,同学想找一个竹子做的簸箕。可是在上海哪里去找呢?同学立马Email发到爷爷老家河南,SOS,紧急寻找簸箕行动开始……。展览的文字解说生动活泼:“文字往往取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你恐怕没想到吧,古代取材于人体造出了形形色色的字。找面镜子照照自己,也许你就能找到目、耳、齿等字的由来了。”严谨中不失幽默。

“汉字的故事”展览开幕了,上海博物馆、黄浦区教育局和街道社区的领导都来了,博物馆李副馆长对同学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同学们的课题具有科学性、态度严谨,数据准确,这一展览体现了同学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这是难能可贵的。”“东视新闻”、《文汇报》、《新民晚报》和《青年报》等媒体作了报道,学校也在双休日开放了展览,由学生给参观者做讲解员,不少市民带着子女前来参观,就连一些专家学者也上门参观交流,参观者在感慨古人的想象力的同时,也为学生们的创造力而惊叹不已。同学们还将展览和研究汉字的过程撰写成论文和小结,方煜翔同学在他的论文中写道:“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历经泱泱五千多个春夏秋冬,其闪耀着夺目光辉至今仍照耀着世人。作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标志,无疑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条件之一。”

 

“汉字的故事”的启示

在与上海博物馆合作共同开发研究型课程,利用博物馆资源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探索中,我们体会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说教式、灌输式的方式上,必须努力探索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达到即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要重视基础型课程教学中孕含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德育内容,也要充分发挥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创设和开拓德育教育的新情境,同时发掘社区资源,走出校门,走进社会。

汉字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不是学生一个小小的展览就能囊括的,然而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展览的本身,我们更着重的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闪烁出的智慧火花和由此带来的成功喜悦。学生举办“汉字的故事”展览需要有语言文字和历史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美术、摄影等艺术方面的修养,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一次民族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同样,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传承吗?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