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由于世博会预展改了时间打乱了一些老师的安排而无奈放弃;尽管部分团员青年教师要参加教育局活动而缺席;尽管还有一些老师休息天家中有这样或那样事的而请假。但2010年光明中学教工春游团在4月18号清晨按时出发了,旅游的目的地是无锡梵宫。 灵山梵宫坐落于烟波浩淼的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灵山脚下,气势恢宏的建筑与宝相庄严的灵山大佛比邻而立,瑰丽璀璨的艺术和独特深厚的佛教文化交相辉映。灵山梵宫建筑气势磅礴,布局庄严和谐,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高三层的梵宫采用退台式建筑布局,以南北为轴线,东西呈对称分布,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宽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奔波,我们来到了灵山脚下,进入园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灵山九龙灌浴,灵山九龙灌浴是灵山胜境著名的佛事景观,在灵山胜境的九龙灌浴广场,可以看到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莲花由四个威武大力士托起的铜雕,下边有九条飞龙和八组凤凰铜雕环绕着。根据佛教《本行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然后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候花园里忽然出现了两方池水,天空中出现九条巨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灵山九龙灌浴时,喷泉周围的八组凤凰口中会流出净水,可以直接饮用,这是“八功德水”,即佛教“圣水”这时如果天气晴朗,阳光在水气的作用下就出现彩虹,非常壮观这就是“九龙灌浴”佛事景观。 大家吃了可口的午餐后来到了梵宫,进入宫门,首先展现的是佛教中的白象,耸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对白象产于缅甸,典型的白玉大象,白象在佛教中代表了神的圣物。灵山梵宫建筑群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亮点”,那就是梵宫中所运用的灯光技术是“见光不见灯”。在“光、建筑、佛教文化” 梵宫的建筑同灯光设计融为一体,把灯源做得很隐蔽。“见光不见灯”的奥秘在于建筑顶部的巨型凿井。这个凿井是一层一层不同木构件的组合,通过木雕构件,背后透上灯光,步入梵宫大厅,游客会感受到灯光带来的庄严和神秘,那就是照明设计师的匠心独运——“见光不见灯”梵宫廊厅这里大型系列油画将以时间为序列,以佛教的传播、交流和当代佛教发展为主题,勾画出一组鲜明而壮阔的佛教历史图景。梵宫室内木雕群以贵重的金丝楠木为主材,通过精湛的东阳木雕手法和花卉、云纹、四灵、回型等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祥瑞、祈福诉求,与建筑和佛教文化进行和偕对接。造型准确生动,近乎圆雕的高浮雕通过细腻繁复的压缩关系将体积感雕造得无与伦比。同时应用类别异常丰富,大到近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灵山大佛大家一起排队摸摸佛手,沾沾佛气,有些兴趣好的老师还登上灵山来到大佛下抱抱佛脚,希望能有好运,也期望光明中学昌盛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