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馆骄傲——参观世博预展有感
发布日期:2011-01-10   来源:   作者:

四月二十四号清晨,我乘坐地铁于七点钟来到了处于黄浦江边高科西路的上海世博园五号门。虽然离开门还有两个多小时,但此时已是熙熙攘攘,大家和我一样都怀着急切的心情想早点一睹世博园。

2010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众所周知世博会是一项世界性的非贸易性的大规模的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活动,而中国与世博会的缘分始于1851年的首届英国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在上海宝顺洋行供职的广东商人徐荣村,将12包“荣记湖丝”运往伦敦参展。就是这12包从上海发运的湖丝,在伦敦获了金奖。这是中国人首次在世博获奖。接着晚清著名的有识之士如郑观应、陆士谔等就提出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主张,因为有远见的国人明白这个有着近150年历史的世博会被称为体现各国综合实力以及展示经济、科技和文化最新成果的“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摇篮”。但是在那个年代积贫积弱的中国始终徘徊在世博舞台边缘,举办世博会只能是梦想。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意味着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不可阻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集国力与民心,中国开始了申博的征程,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在2002年底取得了办博的资格,中国百年世博圆梦之路,树立起一座记载历史的里程碑,刻写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段伟大历程。今天,一届承载着中华民族梦想的世博盛会即将开幕,即将向世界精彩展示一片古老土地和一个伟大民族的无限活力和美好未来……

当八点时组织方为了防止人群的拥挤就开通了第一道门,大量人流马上汇集到第二道门的十个检票口,九点整开始安全检查,背包扫描,人体检测,预展票打孔,当完成一系列程序后可以入园,进入A片区我直奔中国馆,在门口十分幸运的拿到了下午的预约券,接着我按计划乘上园区内的环保公交车来到C区也就是欧美洲展区,在车上我一边用摄像机拍摄各国展馆外观的千姿,一边感叹园区的宏伟与大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曾经来过这里,那是到上钢三厂办理业务,这地区给我的印象就是:烟囱林立,天空灰蒙;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危房连片,人员嘈杂。真没想到如今已改造成这么现代化的园林式展览区。在现实面前你能不佩服国家的伟大,你能不相信改革开放的英明,你能不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吗?在欧洲展区里我通过排队观看了法国馆、冰岛馆,匆匆吃了些干点,一看时间已过中午十二点,加紧赶往中国馆。

    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扬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具体来讲,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成为国家馆屋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则成为国家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从浦江对岸远眺,其气势有城郭墙垣之威武;从世博轴上近观,其形态如楼台门第之高耸。若沿江而下,轻舟渐近,则可见国家馆以浦东陆家嘴现代建筑为背景,雄踞浦江之滨。

经过两个小时的排队,我进入了馆内,高速电梯在十秒钟里把我们带到了离地面四十九米高的十二层核心展区,我认为中国馆展的中心思想是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改革开放切入,回顾三十多年来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充分显示现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和巨大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民族传统。我在家庭变化实物展前站立许久,因为这些对我们这代人来讲是太熟悉不过了,我想国家的变化用家庭来反映,这不是更能说明没有国家那来小家的道理吗。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特别不可思议的是那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它长128,高65极为壮观,严格的来说它是这是北宋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的放大版,在现代高科技下把宋代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充分说明了科学进步的探索,展现出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在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中,则展示中国庄重详和的国家形象。而在聚集以低碳为中心主题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改造”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模式的答卷”
听着讲解,看着实物,我心潮澎湃,浮想万千,谁说中华民族不是世界优秀民族;谁敢否认中华五千年来的文明科学史;有谁能藐视中国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我们当然不能忘记在十八到十九世纪这一百多年里由于当权者的腐败无能,使国家人民受尽凌辱,但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来自不易的大好局面。虽然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过“开元盛世”与“康乾盛事”,但无论在国力规模和经济总量都无法与目前相比。此时激动使我热泪盈眶。
    中国馆是最美的!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
无障碍适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