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记忆
发布日期:2011-01-10   来源:   作者:

今年8月国务院港澳办公室邀请了4000名香港澳门的中、小学生来上海参观世博会,我有幸参与了这次活动的接待工作。时隔一个月后再次回想起那几天,我就用几个“最”来记录其中的几个片断。

       最受“煎熬”的日子

       这次活动从813我们入住浦东尚德实验学校接受现场培训开始到824送走第二批学生历时11天,而老天像是存心要考验我们似的,从我们入住的那天起温度就笔直上窜。81415日顶着40度的高温,我们在浦东和浦西园区将各小队即将参观的每一个展馆一一用脚丈量,计算行进的时间,并决定是否要派短驳车接送港澳学生。818的一场暴雨把温度降到了35度,虽然从气象意义上来讲,35度及以上属于高温天气,可是对我们这些曾在40度的高温下暴走世博园的人来说,35度无异于“强冷空气南下”。

       最能吃苦的“90后”

       社会上很多人总喜欢把“90后”等同于“温室里长大的鲜花”。可在我看来,他们不娇气,吃得起苦。这次的活动共有近2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他们绝大部分来自于上海大学和华东师大,都是7月才从园区志愿者岗位上退下来的学生。在带队的九天里每天都会有港澳学生中暑、昏倒,可我们的学生志愿者们没有倒下;炎炎烈日下,因为要举牌领队,我们的学生志愿者无法打伞遮阳,不少女生从“白雪公主”变成了“黑小鸭”。由于走路太多,有的志愿者脚底磨出了泡,可他们在随队医疗室里抹了点药后,继续带队。824带队结束后休整几天他们又将开学上课了,从7月到8月,这群“90后的大学生们把这个暑假贡献给了世博。

       最惬意的9个小时

       13日入住尚德开始到24日活动结束,我们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只有晚上睡觉的这段时间。820一早我们送走了第一批学生,第二批要到晚上八点才到达上海。这中间有9个小时是我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有些住得近的就利用这段时间回家探亲,而我们这几个懒得动弹的人则利用这段时间打的去附近的大润发超市“开眼界”,享受一碗味千拉面,然后回寝室沉沉地睡上一个午觉,美美地度过了这没有任务、彻底放松的9个小时。

       最牛的抢购高潮

       作为一个上海人,“抢购”两个字早已耳熟能详,但当我亲眼见到时,还是不免吓了一跳。

       东方明珠塔的一楼购物厅里有一家上海第一食品商店分店,里面卖的是酥糖、梨膏糖之类我们上海人习以为常的小吃。那天我们在参观了东方明珠塔后,不知是哪一位眼尖的仁兄发现了这家店并冲进去买了两大盒点心,学生们一下子都朝商店涌去。可怜才五十多平米的商店里涌入了近两千个顾客,忙得那两个营业员(才安排两个营业员值班,可见平时生意不咋的)手脚齐上都不够用,原本只打算在东方明珠塔逗留一个半小时的,结果两个小时都无法把人叫齐。事后我们得到的消息是:那家店的商品连带库存都卖完了还不算,还要从总店紧急调货。待我们带领第二批学生去参观东方明珠塔时,第一食品商店显然是吸取了经验教训,调派了十多个员工,还准备了50元和100元两种礼盒。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学生不是每人买两盒,而是两种礼盒各买两盒,结果当然还是和第一次一样:从总店紧急调货。

       结束语

   说实话,在尚德的十一天里我很想家,想着老公怎么解决吃饭问题,想着他有没有把席子擦了,但是我却无法做到每天给他打一个电话,因为留给我们的个人时间实在太少了。十一天里我们没有报纸读,电视看,上网更是不可能,我们戏称自己是生活在IT Age 中的Stone Age Man。在这十一天里,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就是看护好4000名港澳学生,让他们能在上海度过愉快的四天,让世博之行成为他们记忆中美好的一段。我们做到了!思量了很长的时间,最终,我决定把感言变成回忆,用文字记住这十一天和世博零距离接触的日子。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