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化改革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日期:2009-03-07   来源:   作者:
 简要内容:改革开放30年以来,市场化改革使中国成功地由计划经济转轨为市场经济,并在渐进的改革中逐渐释放经济活动中的潜能,使中国取得持续稳定的高速经济增长。本文指出,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忽视市场本身的制度建设,中国应该继续深化商品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化的进程。

  上世纪70年代,正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兴起之时,如果说中国在近代和现代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曾经由于种种内外因素而错失发展良机,那么在这一次技术革命中,中国抓住了发展机遇。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结果,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为9.8%。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制度创新,而这一创新的核心是市场化改革。改革激发了中国经济的潜能,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新的条件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仍然要依赖制度创新和深化市场化进程。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转轨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代替政府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这种市场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商品和服务的定价市场化了。

  中国市场化进展的重点是商品市场化,包括投资品市场化和消费品的市场化。如果以如何定价作为判断是否市场化的基本标准,那么,可以说中国到目前商品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当充分了,至少90%以上的商品种类的价格决定已是市场定价,而不再由政府行政定价,这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较,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体制下,中国对商品价格实施着严格的管制,物价的变动只服从于政府指令,与市场供求无关。从1980至1984年,政府采取“以调为主,调放结合”的方法,由农村到城市,由农产品价格到工业品价格,由消费品价格到服务品价格,先调后放,层层推进,实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价格体制的第一次革命。这一阶段出台的价格改革项目主要有:逐步提高和放开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逐步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零售价格;逐步放开日用工业小商品价格等。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价格改革也逐渐由生产资料的价格改革扩展到生活资料的价格改革,价格改革的方针也开始以由以调为主逐渐变为“以放为主,放调结合”。在消费品方面,放开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消费价格改革粮食统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放开电视机、电冰箱等大件耐用品价格;放开名烟名酒价格等等。而对生产资料,也开始进行“价格闯关”,采用的方法是继续提高计划内生产资料价格,放开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实行“双轨制”,最后取消计划内价格。虽然这种改革引发了很多问题,如严重的通货膨胀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生活,一些特权阶层曾利用价格双轨制的漏洞以权谋私等,但中国最终解决了这些难题。到了90年代中后期,随着住宅商品化的改革,中国的商品市场化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现在,除了少数商品和服务,中国95%以上的商品已经实现了市场定价。

  二是生产要素市场在不断地建立和发展。

  市场化更为重要的内容在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即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市场化,它所需要的制度变革要远远深刻于商品市场化,因而它对现实经济活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也要远远大于商品市场化。我国较大规模的要素市场化的改革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从中国的改革进程来看,在各类要素市场发育中,劳动市场化速度相对较快,无论是农村劳动力还是城镇劳动力,绝大部分的工资报酬(价格)现在已经由市场决定,政府行政性决定工资水平的比例已经很低,尽管中国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有序性、有效性还亟待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相对而言,中国资本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就建立了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无论是直接融资市场还是间接融资市场,发育速度均较为迟缓。就直接融资市场发育来看,一是规模小,在此次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工商企业资本形成中来自直接融资市场的不足5%;二是秩序乱,中国股市投机性过强的局面仍然有待于克服;就间接融资市场发育来看,一是价格(利率)决定基本上仍由政府行政管制,而不是市场定价,二是国有金融资本居绝对统治地位。因而,中国市场化进程面临的突出矛盾在于如何加速和深化资本市场化。尽管利率控制开始有所放松,在银行体制改革上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进展,国有大型企业通过上市进行的股份制改造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然还存在较大差距。与资本市场化相比较,中国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更低,包括城市土地和农村耕地,无论是在产权制度上,还是在交易制度上,无论是在价格决定上,还是在法律制度上,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条件还远远不具备。要素市场化发育的滞后,是中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目标的改革进程深化的突出矛盾。

  三是宏观调控中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地位及作用发生了变化。

  计划经济下是没有货币政策的,政府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是指令性计划相应的财政手段。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企业不是根据政府的指令而是根据市场进行生产,而市场是用货币为纽带来连接的。在这种情况下,影响货币供求的货币政策就要发挥作用,而且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货币政策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还会不断提升。这也是在2003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我国越来越多地使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因。货币政策的使用并不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失效,相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就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复杂。如果说,货币政策更多地是通过调节短期货币需求来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进行总量调控,那么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对供给和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较为长期的影响,如何将这两方面的政策结合应用,已经成为新时期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