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9日下午,上海市中学信息科技学科“发展学生计算思维,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主题教研活动在位育中学举行。全市各区教研员、第四期“双名工程”信息科技学科攻关计划主持人和学员及各区骨干教师代表200多人参与。我校信息备课组的黄琼、沈敏洁和曹韫三位老师也组队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共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为专题报告,上海市实验学校陈兴冶副校长和上海市电化教育馆秦红斌老师,分别分享了主题是《计算思维培养:基于学生认知起点的教学实践》和《高中信息科技学科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的专题研究。两位专家针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形成了路径建构与实践验证的统一,重视研究的实证分析,重视研究过程的科学性,既有认识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深度。
第二板块为现场教学与点评,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陈凯老师现场展示了一节《图像智能识别的策略》探究课,在课堂上,陈老师介绍了图像智能识别中的“降采样、残差平方和及近邻算法”三种策略,并对前两种策略采用实验对比,让学生经由试错的过程,在直观的对比后反思具体策略的适用场景。课后,陈老师结合实践与思考,谈了自己对人工智能学习内容的模块架构及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的思考。上海市信息科技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余安敏对陈凯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余老师指出:人工智能模块的教学,符号处理是机器判断的入门内容,把握具体的情景是关键,本次课例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第三板块是专家报告环节。徐汇区教育学院袁文铮老师以《为未来播下一颗种子》为题,介绍了徐汇区人工智能课程进校园的整体设计思路,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从新教材编制的视角,做了题为《面向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的信息科技教育》的专家讲座。介绍了新教材编写的具体思考,为计算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操作点”。
最后上海市中学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张汶老师以《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的报告,作为本次活动的总结,介绍了各区富有特色的教学案例,张汶老师指出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既有迫切性,也需要一个过程。并建议教师关注学科德育的落实方法、关注经典学习内容的落实、关注单元设计及关注新技术的思想方法。
教研学习之后,我组老师都一致认为,在发展学生计算思维,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中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研究的实践探索还只是开始,需要我们永不停步,也需要更多教师积极探索,共同推动课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