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同课异构,促进共同发展——中新数学教学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0-01-06   来源:上海市光明中学   作者:孙瑛

 

1126日下午,在我校新大楼11楼多媒体录播教室,开展了中新数学教师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由我校数学教师陈未与新西兰奥塔哥男中数学教师Jens Moller以《函数图像变换》为课题进行执教。参与此次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的有市数学教研员方耀华老师、《上海中学数学》杂志主编朱培老师、黄浦区数学名师工作室一组成员以及光明中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

 

两位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特色。中国教师的课堂充满着严谨抽象的逻辑推理,重点落实在证明两函数图像的关系。新西兰教师的课堂则活跃着学生自主活动与交流,教师精心设计了学生由易入难的活动方案。

 

课后的教学研讨活动先由我校校长及黄浦数学名师工作室导师穆晓炯介绍了光明中学与新西兰奥塔哥男中近几年的教学交流活动。然后两位开课的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堂设计谈了一些想法。在座的听课老师还与Jens Moller老师进行了互动问答。在评课环节中,朱培博士首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朱老师谦虚地表示,她是上课的外行。她引用“我贴在地面行走,而不翩翩起舞”表达了接地气的学情设计一定是一个好的课堂设计的观点。第二位交流是市教研员方耀华老师。他肯定了两位老师上课的诸多优点,比如信息技术使用很娴熟,又如课堂中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思想方法化解了难点,再如陈老师严格的证明,给高中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而新西兰老师采用的ELB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接下来,方老师从单元设计的角度,高屋建瓴地给出这节课一些实质性的建议。他说,我们研究函数是一个从模糊到精确再到模糊的过程。我们在设计每一节课的时候,都要用望远镜来看一看每节课之间潜移默化的关联。对于课堂上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函数图像变换的证明,老师可以事先设计工具表格,把蕴含任意点坐标的变换融入其中。教师可以把具体到一般做到极致,让学生慢慢体验,就更容易化解这种抽象的问题。光明中学的向宪贵老师、工作室的钱慧、白乳利老师以及芜湖外国语中学的朱老师都相继发表了各自的听课感受,大家都表示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在现实与理想中要寻找平衡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找一个适合孩子学法,找一个适合教师的教法,是我们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摸索学习的内容。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