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我校十位教师荣获外滩街道云南居委首届“慈孝之星”
发布日期:2018-01-11   来源:   作者:
 

1026日下午,我校三楼礼堂热闹非凡,云南居委、光明中学携手举办2017年度“慈孝赢得幸福来”重阳节主题活动。参加此次庆祝活动的外滩街道、云南居委领导;光明中学党支部书记邬雪洁、学生处主任沈晓燕、工会主席许一红以及10位获奖教师代表、部分参加表演师生代表;繁朵酒店管理公司、上海老四川责任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领导;云南居民代表等。与会代表中最年长102岁。

    100位代表共同见证云南居委首届慈孝节的诞生,这也是外滩人和光明人共同献给党的十九大的一份礼物。上海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主持人燕萍主持外滩街道云南居委的重阳活动。

    此次庆祝活动中光明中学杨晓蕾、周昶朗诵了清末光绪年间,诗人徐熙创作的诗歌《劝孝歌》;周磊老师次捧起他熟悉的琵琶与几位同学共同演绎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曲《送你一枝玫瑰花》;杨晓蕾老师一首令人动容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激发起我们藏在心灵深处的慈孝之情;李敬东老师用微演讲的形式讲述《慈孝与幸福》的关系。光明中学的节目表演引起场上一阵阵掌声。

    最令人激动的是颁奖环节。首届慈孝节评选的首批“慈孝之星”诞生了,获得“慈孝之星”的是——浦跃进老师、杜锦虎老师、吴亚楠老师、季英华老师、黄懿华老师、周承德老师、曹国光老师、徐南嘉老师、吴敏华老师、孙  瑛老师。慈孝就像一泓清水,浸润着我们的心灵,滋养着我们的品质。长期以来,我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用高尚的师德培育学子,涌现出了许多德才兼备的老师,这十位教师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慈孝赢得幸福来,告诉大家尊老敬老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不断传承下去。

     此次评选慈孝之星是外滩街道给我校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邬书记代表获奖的单位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让慈孝之风弥漫在我们的千家万户,用我们伟大民族的慈孝之力助推和谐社会的建设,助力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附:“慈孝之星”材料

 

百善孝为先  家和万事兴

——浦跃进家庭申报“慈孝之家”事迹材料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和睦,才能让辛苦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安享晚年,才能培养教育好孩子,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浦跃进老师家现在是三代同堂,他父亲健在的时候是四代同堂。浦老师是上海市光明中学的一位普通教师,爱人是家具公司的退休职员,女儿是一家地毯公司的员工,女婿是一家IT公司的高管,外孙在幼儿园上大班。浦老师一家三代人同住在一套一百三十八平方米的住房中。2004年,浦老师爱人协保后,响应政府号召,加入了4050工程,开了一家水站,她把水站打理得有条有理,一尘不染,水桶每次都消毒,送水工说别的水站都不消毒的,客户又不知道,但是爱人说纯水是直接吃下肚的,马虎不得。开水站多年,浦老师爱人家开的水站从没有被投诉过。对于孤老,他们送水上门不收钱。浦老师爱人做事认真,每天要忙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就起床,买汏烧一肩挑,从不请钟点工。在老一辈的传帮带下,他们全家都有爱心,浦老师女儿不穿的衣服、过时的衣服、有些新买的衣服,都亲自打的捐到慈善机构去,从不随意扔到垃圾桶里。碰到自然灾害,浦老师一家均会在单位、小区捐款捐物。有一次,他们在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游玩,捡到了一只苹果6手机,全家毫不犹豫,要还给失主,他们焦急地先在原地等了一会,后在其它地方游玩时接到了失主的电话,约定地点见面后,就把手机还给了失主,失主要拿出钱来感谢他们,他们婉言谢绝了。

2012年,浦老师父亲在82岁高龄患了直肠癌,浦老师和爱人陪他在医院做手术,手术当天,夫妇两人陪他睡在医院里,几乎整晚没睡着。出院后,父亲就在浦老师家养病。由于父亲要用肛门袋,比较脏,但是他们不厌弃,父亲的吃喝拉撒,全有浦老师和爱人照顾,没请保姆。后来浦老师的小外孙出生了,他父亲就到无锡休养,主要由浦老师的姐姐照顾,也没请保姆。在他父亲去世前的三个月,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不能自己行走。平时浦老师爱人要带外孙和负责家里的买汏烧,一到双休日,他马上乘高铁到无锡,服侍浦老师的父亲,为老人洗衣、擦身、端水端尿。浦老师的父亲常常会出现胸腹部疼痛和全身发痒,他爱人不分昼夜为他按摩或抓痒。浦老师的父亲身体较胖,扶他下床很困难,浦老师爱人常常摒得尿血,但毫无怨言,直至父亲去世。

一个美好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要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街道才能美丽,我们的社会和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

对父母“孝”  对儿女“慈”

             ——杜锦虎家庭申报“慈孝之家”事迹材料

杜锦虎老师,是一位在光明中学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同志了。作为他的同事,他对父母孝顺,对子女关爱,大家都有目共睹。

杜老师的父亲晚年患上了阿尔默茨海默症,当时杜老师的母亲主张把他父亲送去养老机构。父亲去了养老院,母亲年纪大了,照顾的能力有限,杜老师上有哥哥姐姐,照顾父亲有困难也因为各种原因,杜老师作为最小的儿子,是出力最多的,当时他自己的孩子还比较小,也是需要照顾的,他把孩子安排好后经常去养老院看望父亲,送去好吃的东西,一次次把父亲接出来就医,父亲因为疾病容易与其他病人发生纠纷,总是杜老师去给别人打招呼,陪笑脸。就这样,坚持了很多年,直到父亲去世。

父亲去世后,杜老师把对父亲的那份关爱更多的用来关爱母亲。他的母亲八十多岁了,患有心脏病等多种疾病,陪着看病的任务还是落到杜老师身上。有时,母亲不愿买菜了,他烧好了菜送到母亲住处,等母亲吃完,他再帮着收拾干净才离开,母亲要购买生活必需品,他更是随叫随到。

年过50 的杜老师主动报名参加援疆,不顾身体的欠佳,不顾家庭的负担,把国家放在了肩上,毅然远赴新疆喀什叶城,一年半载的日日夜夜,作为援疆干部,他为光明中学作出了贡献,为黄浦区作出了贡献,对家庭作出了牺牲。他的家庭在这期间遭遇了变化。好在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但是两个家庭重新组织在一起是有难度的,需要经营。杜老师,为人大度,教育好儿子的同时在家庭里以身作则,端平一碗水,能设身处地为对方及对方的孩子考虑,小到买菜,考虑到对方女儿的口味,大到处理好与前妻的关系,教育孩子并不因为婚姻关系的解除而诋毁母子关系,甚至鼓励儿子与母亲见面,甚至跟儿子列举妈妈的好,在杜老师正确引导下,他的儿子也走出了家庭变故的阴影,勇敢地面对生活。新的家庭组建了,良好的慈爱孝亲传统要继续发扬。杜老师的家庭父母爱护子女,夫妻两人买房置业时就能及时考虑到子女的需求,妻子的女儿把杜老师的儿子当做自己的弟弟,有好吃的东西一定要留一份给弟弟,弟弟则帮助姐姐做她做不了的事,如安装软件等等。我们去过他的新家,他妻子嘴里总说着“我们有两个孩子”这句话,他家所有的快递都写杜老师的名字。这一切都体现了他们家庭的和睦融洽。

作为中间一代人,杜老师对长辈“孝”,对小辈“慈”,看似小事,但每一个家庭都能把“慈孝”文化落实在生活中,才是真正为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军人教师心连心  比翼双飞创佳绩

————吴亚楠家庭申报“慈孝家庭”材料

 

 

吴亚楠是光明中学教师,她的丈夫张路是东海舰队的一名现役海军军官。两位有理想的热血青年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共浴爱河,经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用自己的努力诠释着“慈孝家庭”含义。

相识之初,张路便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做军人的爱人,需要勇气,更需要理解与付出”。吴亚楠也曾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做教师的爱人,需要支持,更需要关爱和共享”。两位都被对方的职业精神所感染,作为未来的军属和教师家庭成员,两人决定用一生的爱来经营他们的爱巢。

两位年轻人在2015年领取了结婚证,但是由于张路身处部队工作,特别繁忙,婚期一拖再拖,直到201610月张路请好婚假打算举办婚礼时,吴亚楠又考虑到自己在做班主任又任教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如果休假结婚势必会打乱工作节奏,于是婚礼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到今年寒假才举行。

在两人的家庭生活中,这样为了对方妥协、牺牲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家住郊区的她上班单程就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而且由于是部队营区,人烟稀少,冬日的清晨天还未亮她就要一人摸黑出门了,家访时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到家时已近12点了,穿梭在空无一人的街道,孤零零的只有她一人。以前她也曾有抱怨,有过不理解,现在则学会了自立与自强。同时,张路作为一个单位的主官,一周要值班6天以上,即便已经结婚也不能时常回家,两人一直是聚少离多的状态。偶尔的一次休假可能吴亚楠还要忙着备课或是带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张路也同样选择理解与包容,默默地做好家务保障妻子的后方。

如今两人越来越能理解对方的不易,因为理解,所以包容。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两人也愈发懂得了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张路在迎接军委领导检查之际,吴亚楠为他润色汇报文稿,指导汇报流程,多次修改几经磨炼最终获得领导的一致好评。结婚以来张路所在单位荣获“比武大赛”一等奖,他个人获得三等功一次,还获得虹口区颁发的“国防建设贡献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所有军功章的获得都离不开吴亚楠的理解与支持。

吴亚楠的工作也获得到了张路的鼎力支援,在光明中学“颂军魂”诗歌朗诵系列活动中,张路请来自己最帅气的同事担任教官为班级助力,最终帮助吴亚楠所带班级获得一等奖的佳绩;吴亚楠自己在“萌芽杯”教学比赛期间,张路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甘心做起试听的学生帮助她磨课。吴亚楠在工作上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张路的支持与帮助。

吴亚楠和张路的父母也为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提供默默的帮助与支持,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提供最大限度的帮扶,家庭氛围和睦,相亲相爱。

生活虽不易,但是两位年轻人都有一种信念“困难都只是暂时的,只要心中有爱,身边有亲人,这就是家,每一天就都是幸福美好的日子。”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季英华家庭申报“慈孝家庭”材料

 

 

说到“慈孝家庭”,季英华老师的内心其实很复杂:应该从“慈孝”入笔还是“长病家庭”来入笔?

每一个家庭的生活中都有着点滴幸福和实实在在的欢乐!而季英华老师的家庭又是那么普通和平凡。回顾“她的家”,对于她这样的年龄,仿佛回忆起的就是前一阵热播的《我的前半生》。

小时候,季英华老师在农村长大,爸妈工作都很忙,无暇照顾她和妹妹,这也是当她的母亲老了以后,长卧病榻和她聊天时,令她母亲非常歉疚的往事。虽然儿时少了父母的陪伴,可是季英华的童年对于她来说是这前半生最快乐的时光,因为是那样的简单而美好。这种经历是现在的孩子所不能感受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她的父母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她良好品行道德观,都是在耳濡目染之下形成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出生,她也教育着她的子女们要尊师重道,敬爱长辈,生活似乎过得平淡而充实。但往往是天有不测风云,刚送走病重的公公,紧接着季英华老师的母亲也病重了。为了照顾方便,把母亲接到了家里,可以时常陪伴她,听她说她年轻时的故事。记得母亲刚被查出患了大病时,全家焦虑、担忧,伤心不已,母亲自己也感到失落甚至绝望。但是,在短暂的迷茫与恐惧之后,家里召开了家庭会议,大家纷纷安慰母亲:“现代社会医学发达,有病不怕,咱要积极治疗,不怕打不败疾病。我们找最好的医生,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相信一定会有办法的。”全家人分头行动,有的多方打听医疗信息,有的负责陪母亲去医院检查治疗、来回奔波、不辞辛劳,有的则担当起母亲的营养师,每天为母亲烹制营养可口的饭菜。治疗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一家人互相支持,相互鼓励,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渐渐的母亲脸色红润起来了,精神好了起来了,脸上也有了笑容,不再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大家都为母亲而感到高兴。可是,疾病就像调皮的孩子总是不听话,当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时,母亲再一次病倒了,这次有点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作为家中的长女,季英华老师擦干眼泪,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要帮助母亲再次战胜病魔的袭击。她在学校里是一位体育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不影响学校工作的同时,她牺牲了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陪母亲奔波在各大医院,照顾陪伴母亲,时不时还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开解母亲、安慰母亲,也许她的孝心感动了上苍,终于母亲的病得到了控制,渐渐的好转了,季英华笑了,母亲也笑了,全家都笑了,大家为母亲感到骄傲,为母亲再次战胜病魔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母亲人生的最后旅程中,季英华老师只想静静地陪伴在母亲身边,想再与她同行一段,给她留下美好的回忆,让自己让母亲不留下任何遗憾!因为,亲情是无价的,亲情是人间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

2001年,对于黄懿华老师的家庭生活来说是跨出了意义非凡的一步。黄老师与先生结婚,走进了一个新的家庭。她的公公婆婆都是退役军人,他们原先都属于昆明军区,公公在边防检查站工作,婆婆是武警总队医院的医生。

让“慈孝”成为良好的家风

                   ——黄懿华家庭申报“慈孝之家”事迹材料

 

 

黄懿华老师的公公婆婆都是和善的人。他们对黄老师夫妻非常慈爱。婚后没多久,公公婆婆的老房子遇到动迁,黄老师夫妇主动邀请共同生活,当时还有先生的老外婆,两室一厅,再加上他们带过来的一些旧家具,显然是拥挤的,也破坏了装修的美感,但大家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他们承包了买汏烧,使黄老师夫妇衣食无忧。不用下班急着赶回家做饭,下雨了晾在外面的衣服有人收,有人叠,真是优哉优哉!2003年,黄老师的儿子出生了。因为是过敏体质,这个小孩子非常难带。几乎每个月都要去看病,“五一”和“十一”必定去医院吊针,黄老师夫妇工作忙,工作日带孩子去看病成了公公婆婆的任务,婆婆更是替他们夫妇跑医院挂号,暑假带孩子去曙光医院做敷贴,跑医院的频率之高是普通孩子的几倍。黄老师先生上班路远,她自己在学校工作也不轻松,20109201162013920146任教高三两个教学班,当时周六还要上课,一周有24节课,黄老师自己患有气管炎,经常要吃中药,婆婆经常把药熬好。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关爱,黄老师夫妇带着一个多病的孩子,很难胜任繁重的工作,因为无暇照顾,小孩的病情也肯定会被耽误。

20165月的体检中,黄老师公公被查出肝癌。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着急,黄老师当时就流下了泪水。他们立刻上网找医生,翻书查有关病情的资料。当公公第一次动手术时,黄老师先生当时在国外有任务,他果断地把工作交给同事,飞回来,第一时间去医院陪护。肝癌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会导致消化道大出血,预计到会发生这一情况,黄老师夫妇提前给老人买了一套食物粉碎机,他们以前总把好的东西留给黄老师夫妇及孙子,黄老师夫妇也及时考虑到他们现在会出现的新情况。吐血还是发生了,从发病到现在共三次,一次比一次危险,一住院就要一个月,这时,黄老师承包了家里大小事务,让先生腾出时间照顾公公。公公得病后的一段时间内有思想顾虑,黄老师夫妇一直去看他,举身边的事例讲给他听,可以说是不厌其烦地鼓励他与疾病做斗争,不要轻言放弃。黄老师也四处打听,购买了能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的药物,给老人家送去,千方百计地让肿瘤生长地缓慢一点。他们在自身关心父母的同时,也教育好孩子,让他每两周去看望爷爷一次,平时多给爷爷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现在,一旦有好吃的东西准能在第一时间给公公送过去,哪怕他只吃一小点,也让他尝尝,让他时刻能体会到家庭对他的牵挂。即使是如此的状况,黄老师夫妇俩也没有因为家庭的事务耽误过工作,从没有给学校、单位添过麻烦,打乱工作的节奏。

“百善孝为先”孝道自古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今天这样一个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年代,更要践行、弘扬“孝文化”让这一美德代代相传,成为良好的家风。

四世同堂五代兴  其乐融融人情暖

———周承德家庭申报“慈孝家庭”材料

 “子孙满堂儿孙挤挤、四世同堂五代同室,子孙绕膝人丁兴旺”,这些词句说明的是中华民族的家庭观念,反映的是自古以来家庭和睦的情景。这也是周承德家在上世纪的真实写照。五十年代开始大家庭慢慢分离,一九六八年他的大哥学校毕业后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远走黑龙江后就一直在外地工作,八十年代他的妹妹则出国留学也定居海外,所以就留下最小孩子的他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现在由于科学发达、医疗完备、而大家的养身意识增强,所以人均寿命大大的提高,周承德的父亲今年虚岁已经92岁、他的母亲年龄也达85。而他的孙女也是四足岁了,因此一个新的大家庭又形成了。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首,父母为我他起的名是承德,意思要继承中国优良的道德品质,而他也力争做到。他的家庭是知识分子家庭,家教的宗旨:善待父母。人老了病也就多了,父母虽然高寿但依然健康,可是人吃五谷怎么会不生病呢,父亲两次脑梗,一次鼻腔大出血;母亲高润华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也是格致中学的名誉校长,直到现在还为教育事业日夜操劳,她曾于几年前患乳腺癌,后切除,几年间又生过几次大病,当时周承德老师虽然还没有退休,但父母患病时他第一时间赶到,在没有请到护工时他就彻夜陪护。而周老师孝敬父母的行为也感染了爱人与儿子。今年一月父亲突然患了急性肺炎高烧四十一度,急送长征医院抢救,由于他的父亲已经91岁高龄,所以医院马上开出病危通知,由于医院急救室规定不能有护工(而且已近春节护工都回家过年了)一定要家属陪伴。周承德老师虽然已经退休但还在学校退管会工作,得到此消息非常焦急。可是“屋漏恰逢隔夜雨”,学校退休老师毛扬天的追悼会就要召开,退管会的领导应公出差在外所以追悼会需要周承德主持,因为无法分身所以就让爱人来代他照顾父亲。众所周知肺炎有极强的感染性,加上他爱人身体体质差,没几天也染上肺炎,只能每天到医院吊针。爱人看他愧疚的神色就说道:“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父母已经逝世,所以对公婆也要像自己父母看待。你一星期要跑父母家三次外加双休日全天已经很累了,我不会有怨言,放心吧,我一定支持你的。”他们互相扶持,互相体谅,全身心照顾老人,在他们的悉心照顾下,父亲渐渐病愈了。

随着敬老节的临近,各媒体对老人要多加关怀的报道屡见不鲜,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想到今天的他就是明天的你,那为什么不对他好点呢?”我的体会是:当父母慢慢老去的时候,多些细心、多些用心、多些耐心,千万不要让他们变得小心翼翼、唯唯诺诺,要让他们健健康康、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笑对人生  守护幸福

        ——曹国光家庭申报“慈孝之家”事迹材料

她自从大学毕业登上三尺讲台已近30年,她的人生目标是做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并赢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她就是光明中学的曹国光老师。

曹国光老师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三口之家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这么多年来,她和丈夫一起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她丈夫过去也是一名教师,现就职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分管全市的体育工作。平时工作十分繁忙,周末经常要加班。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主动承担了所有家务,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丈夫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2006年被他们这对模范夫妻被评为“上海市科教系统比翼双飞模范佳侣”。今年曹老师的丈夫荣获了全国论文评比两个一等奖。曹国光丈夫的父母都在外地,身体不是很好,去年父亲动手术,他连续三次回老家照顾父亲。儿子目前在大学求学,待人热情有礼,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拥有一份爱心。

曹国光老师爱岗敬业,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谨记心间,并让它作为行动指南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得失。曹老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一心扑在教学上,她任教的班级英语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她对学生要求严格,所带的班级分别于2009年、2015年、2017年被评为上海市中等学校先进班级集体。2015年,曹老师被评为2014年度光明中学优秀党员。2016年荣获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三等奖。2017年,被评为黄浦区“优秀园丁奖”。本学期她要任教高三两个班级的英语,周课时达21节。但她克服重重困难,勇敢地面对新的挑战。

曹老师的家庭负担其实非常重。家里就她一个孩子,父母都八十多岁了,身体非常不好。母亲多次小中风,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父亲患有心衰等多种疾病。几年前,母亲患有胆结石,需要动手术。曹老师碰巧任教高三年级两个班级的英语。她白天上课,晚上在医院一边陪夜,一边改作业和做试卷,没有请过一天假,在医院走廊的躺椅上睡了整整一个月。后来,曹老师体检查出身体病兆(卵巢囊肿),需要动手术,但她怕耽误学生高考,一直拖到高考结束以后才去医院做了手术。2015年,她父亲还有严重心衰,需要住院装支架,又碰上曹老师任教高三,她依然晚上在医院陪夜,早上直接从医院到学校上班,没有耽误过一天。每逢周末,保姆休息,曹老师要忙着为父母烧饭,做家务。今年暑假,父亲身体不好,曹老师一直忙着两头跑,既要照顾母亲,又要陪父亲看病。久病成医,曹老师现在已经可以成为一名“家庭医生”了,只要父母身体有不适,曹老师一般都能自己诊断,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重重压力,曹老师总是拥有一份乐观的心态,微笑面对一切困难。她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家人,她的努力让她收获了幸福和温暖,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幸福、快乐、和谐。

以孝为先,建设和睦家庭

——徐南嘉家庭申报“慈孝之家”事迹材料

    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每个人都应当牢记的。孝顺母亲,尊敬长辈,是慈孝家庭的必备品质。慈孝是建立在血缘和亲情基础上的道德情感,大家对慈孝伦理的感受最直接,也最为强烈,

易引发心理、情感方面共鸣。

孝顺父母,是慈孝行为的根本

徐南嘉老师婆婆现今74岁,寡居多年,身体时常欠佳。她由于腿脚不方便,很难独自上下5楼的阶梯。为了丰富婆婆的晚年生活,兄弟姐妹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让她住上了带有电梯的房子,解决了老人起居的基本问题,并每月轮流照顾她的生活。看到婆婆满意的笑容,小辈们发自内心感到高兴。

徐南嘉老师的父亲和母亲也由于高龄,身体长期不适,无法独立生活。为了照顾他们,徐南嘉主动把两位老人接到家中一起生活。由于平时夫妇两人上班很忙,丈夫是市南中学的副校长,徐老师是光明中学数学老师,他们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白天就聘请了阿姨,照顾老人。下班回家,夫妇两人做晚饭、陪老人聊天是他们每天必备的功课。每两周替老人到地段医院配药。徐老师的父亲喜欢杏花楼的豆沙包子,他们就订好票子,按时去采购。

徐南嘉经常感叹:“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了我们,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小辈的恩情永远记在心间,徐老师夫妇觉得应该帮助老人安度晚年,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虽然,这些小事比起父母十几年来的呕心沥血,并不算什么,但是,这也是小辈应尽的责任。

教育孩子学会感恩,让慈孝传统代代相传

慈孝文化是家庭文化的核心,以此作为加强下一代做人的着力点,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徐老师认为要注重引导孩子发掘身边的感恩对象、感恩故事,学会感念他人的付出并懂得回报,学会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和长辈,促进孩子慈孝行为习惯能够从小养成。

平时徐老师夫妇总是鼓励女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一些家务劳动: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结合学校的教育活动,写一些感恩文章,读一些感恩书籍和杂志。经常教导女儿:在家里,要体谅老人,要有礼貌;外出时,要谦让老人,不与老人争位、争利、争理等。

孝道是敬老孝老的体现。弘扬慈孝文化是创建和睦家庭的重要任务,是下一代性格养成、童蒙养正的重要时期,让下一代知明礼、懂孝道,从小尊老孝老,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根本。

总之,以孝为先,是所有道德品质的起源,不孝不能尽责,不能尽力,不能

尽忠。孝能教会我们耐心和善良,教会我们为别人思考,细心去照顾身边的人,从而更好地工作,学习,生活。以孝为先,也是建设和睦家庭的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让老人过好幸福的晚年而继续努力!

 

吟诗作画通古今   耄耋之年笔不辍

  ——吴敏华家庭申报“慈孝之家”事迹材料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吴敏华老师家的一宝就是他的岳父大人。他的岳父名叫周济,与前教育部长同名。不过,他原本姓陈,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受中国共产党革命和进步思想的感召,加入了党的地下组织,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因为在国统区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革命工作,为了保护自己,所以取名周济,意为与革命组织的同志同舟共济。他是一名业务成绩卓著的新闻工作者,长期从事广播电视工作,是上海电视台的创始人之一。他有较好的中国文学功底,自幼喜好诵读古典诗词,通晓中国书法艺术,在业余时间喜欢吟诗作画,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写字画画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

特别是他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工作后数十年业余学习不辍。上世纪末,就在他即将退休之前,他开始自学并研究英语,退休后,他赴美国洛杉矶拉文大学讲学,开设了《中国电视》课程,深受好评,美国同行还以为他是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年逾八旬后,他开始著书立说,不过写的不是他的自传,也不是广播电视专著,而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将中华文化和英语结合起来,写中英文对照书。2008年他写的《唐宋诗词精品(中英对照)》一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一段历史故事,一个历史人物,通过中英文对照方式,将一首首中国著名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呈现在广大中外读者面前。以后又陆续出版了《中国人的文化(中英对照)》、《中华历史一百人(中英对照)》等专著,两次修订了《新简明汉英词典》。如今,岳父大人已经年过八十又耄耋之年,出版社还在与他约稿,中英对照书他继续在写。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就是平常人的生活。几年前,由于吴敏华的岳母突然不幸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岳父大人曾经在一段时间里变得异常消沉。后来,在亲人们不断的关心和安慰下,他终于走出了这段阴影。如今,岳父大人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思维敏捷,精神爽烁,体型消瘦,他走路健步如飞,外出乘公交车是常事,这源于他平时很注意生活的节律,每天早起早睡,睡前还要做一段气功。

吴敏华老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人们都说老师长年和学生在一起,所以心态年轻。而他的岳父大人,也一直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他对新事物接受较快,俗话说会赶时髦,手机已从过去的三星换到了现在的iphone6。好学的他,平时遇到电脑或手机问题就向吴敏华和儿子求教,所以,电脑学的很快。他喜欢养鸟和蟋蟀、蝈蝈等小动物,为了养好这些小动物,他就向是高中生物老师的吴敏华了解鸟类和昆虫知识。他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平时与人为善,爱憎分明,很讲求社会公德。经历过抗战的他,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家人牢记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史,不忘强国。在日常生活中,他用他的实际行动激励着每个人,并对下一代严格要求。他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一直影响着家庭的每一位成员,他是全家学习的好榜样。

生活中,有一种压力,叫做上有老;生活中,有一种责任,叫做上有老;生活中,更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只要有心,尽孝的形式并不重要。因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此,祝每个家庭幸福美满,祝天下所有老人福寿安康!

长寿和乐 慈孝传家

————孙瑛家庭申报“慈孝家庭”材料

光明中学孙瑛老师所在的是一个长寿和乐的大家庭。尽管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成员并不住在一起,但是慈孝和谐的家风则人人秉承。

和谐融洽,老人长寿和乐

俗话说,家有一老,恰似一宝。孙家有两宝,那就是孙瑛老师的爷爷和奶奶,二老均已90多岁高龄,如今依然精神矍铄,生活自理。两位老人拥有如此好的状态,离不开多年前大家庭的一个决定和坚持。孙家爷爷奶奶一直独居,80多岁高龄后,尽管他们能够生活自理,但为了更好地保障老人生活安全、提高生活质量,五位子女召开家庭会议,协商如何进行妥善长期照料的方案。家庭成员有商有量,最终商讨的结果是:每家负责二老一个月,各家轮流上门照顾,这已成为孙家的惯例。在二老的家中,每月均有笔记小册,记录生活中的细节及提醒事项,每12月还有一次家庭小聚,大家沟通二老在生活饮食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时改进。孙辈也行动起来,有负责家庭网络,有承担报纸杂志,有经常送去小吃点心。如今95岁高龄的孙家爷爷和奶奶,身体康健,每天会去公园溜达,孙家爷爷读报看新闻,还上网炒股,玩微信。

慈善孝顺,儿孙铭记秉承

孙家爸妈辈们的身体力行慈孝榜样,儿孙辈当然铭记秉承。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外出旅游成为常态。儿女们想着父母也是过了70古稀的年龄,趁着他们的脚力还行,精神很好,尽可能在自己出游时,带着他们,只要步子放缓些,时间安排宽松些,大家庭一起出游的热闹是最有回味的。每次旅行结束,一本本自制相册出炉,也成为老人们的美好回忆。这是孙家小辈们的独特尽孝方式。慈孝家风需要用行动表示,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更需要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让老人与年轻人一起与时俱进,看看大千世界。所谓心情舒畅更能身体健康。

关心邻里,父母伸出援手

孙瑛老师的大家庭成员不仅全身心地照顾高龄的爷爷和奶奶,他们还把爱心和热情延伸到了邻里之间。孙瑛老师家的楼下住着一位独居老太太,也有85岁高龄。有一次她家的楼顶漏水,老太太吓坏了,找到楼上的孙瑛老师家,询问原因。孙老师的父母二话不说,立即跟随老太太下楼查看,确认漏水方位后,及时在家排查原因,还多次联系物业,整整三周后,最终发现是公共管道漏水蔓延所致。尽管并不是孙家造成的问题,但是孙老师的父母在此期间,跑上跑下,主动为老太太家清理打扫,老人感激不已。孙瑛的母亲笑着对老太太说:“不要客气的,大家都是邻居,以后有什么事,叫我们一声,我们会来帮忙的。”因为管道漏水事件,两家熟悉了,孙老师父母也了解到老太太独居的情况,就开始主动关心老太太,经常去楼下与她聊天,对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逢年过节还会送一些特色小吃给老太太品尝。老太太视孙瑛的父母为自己的亲人,若和保姆发生了什么矛盾或亲属有事赶过来照顾,孙老师父母总是尽力去关心和帮助,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老太太总是感叹:“你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长寿和乐 慈孝传家,是家族道德的传承,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