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馆骄傲——参观世博预展有感
发布日期:2010-04-27   来源:   作者:

    四月二十四号清晨,我乘坐地铁于七点四十五分来到了处于黄浦江边的2010年上海世博园五号门。虽然离开门还有近两个小时,但此时已是熙熙攘攘。大家和我一样都怀着急切的心情想早点一睹世博园。组织方为了防止人群的拥挤,在八点就开通了第一道门,大量人流马上汇集到第二道门的十个检票口,九点整开始安全检查,背包扫描,人体检测,预展票打孔。进入园区我直奔中国馆,在门口十分幸运的拿到了下午的预约券,接着我按计划乘上园区内的环保公交车来到C区也就是美欧洲展区,在车上我一边用摄像机拍摄各国展馆外观的千姿,一边感叹展区的宏伟与大气。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曾经来过这里,那是到上钢三厂办理业务,这地区给我的印象就是:烟囱林立,天空灰蒙,道路泥泞,污水横流,危房连片,人员嘈杂。真没想到如今已改造成这么现代化的园林式展区,在现实面前你能不佩服国家的伟大;你能不相信改革开放的英明;你能不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吗?在欧洲展区里我通过排队观看了法国馆、冰岛馆,匆匆吃了些干点,一看时间已过中午十二点,加紧赶往中国馆。

    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扬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

    具体来讲,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成为国家馆屋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则成为国家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从浦江对岸远眺,其气势有城郭墙垣之威武;从世博轴上近观,其形态如楼台门第之高耸。若沿江而下,轻舟渐近,则可见国家馆以浦东陆家嘴现代建筑为背景,雄踞浦江之滨。

    经过两个小时的排队,我进入了馆内,高速电梯在十秒钟里把我们带到了离地面四十九米高的十二层核心展区,我认为中国馆展的中心思想是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而以科学进步的探索,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智慧和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中国城市文明的进程,展示中国庄重详和的国家形象。听着讲解,看着实物,我心潮澎湃,浮想万千,谁说中华民族不是世界优秀民族;谁敢否认中华五千年来的文明科学史;有谁能藐视中国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我们当然不能忘记在十八到十九世纪这一百多年里由于当权者的腐败无能,使国家人民受尽凌辱,但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来自不易的大好局面。虽然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过开元盛世与“康乾盛事”,但无论在国力规模和经济总量都无法与目前相比。此时激动使我热泪盈眶。

    中国馆是最美的!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2016 上海市光明中学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81号 邮编:200021 电话:63113588 邮箱:gmzx120@163.com

举报电话63113588